一、案例分享
家住厦门的刘先生购买了一份终身寿险,签完保险合同回家后和妻子讲了这件事,妻子听了勃然大怒,质问刘先生买保险时为什么不和她商量。最后刘先生安抚好了妻子,半个月后,妻子和朋友聊天时又发现了问题,那就是终身寿险的保障虽然好,可保费十分昂贵,妻子认为他们现在还年轻,没必要买这种保险。刘先生回想一下也觉得买保险时欠考虑,于是想退保,到了保险公司一问,保险已经过了犹豫期,这时退保要扣保费,刘先生和妻子只好接受这个结果。
二、什么是犹豫期
上述案例中刘先生没把握好犹豫期,导致退保蒙受损失,如果他能多了解犹豫期,就能避免这个结果。保险的犹豫期是指投保人在收到保险合同后的10天(银行保险渠道为15天)内,如果不愿意接受保险合同中的条款,可以将保险合同退还给保险人并且申请撤销该保险合同。
保险犹豫期的设立主要是保险公司为了降低退保率,每一种保险产品卖出后都要考虑退保率的问题,如果没有犹豫期的话,在签订合同时保险生效,之后发生退保会提高产品退保率,而犹豫期可以推迟保险的生效日期,在犹豫期内进行撤销。
二、犹豫期如何计算
1、犹豫期的起始日期
想要正确计算犹豫期,一定要把握好犹豫期从什么时候开始。犹豫期的起始日期是保险公司将保险合同寄送给投保人或者发送电子合同到投保人手上的次日零时。在此要注意两点,一个是现场签订合同后投保人带走合同,这时犹豫期也是从次日凌晨起算。另一点是如果投保人没能及时收到合同,要通知保险公司,避免保险公司已经起算犹豫期而投保人还没收到合同。
2、犹豫期的长度
不同渠道签订保险合同的犹豫期长度是不同的,保险公司渠道的犹豫期为10天,银行保险渠道的合同犹豫期为15天。此外还需注意的是有些保险是没有设置犹豫期的,比如意外险。所以在购买保险时一定要搞清楚是否有犹豫期,没有犹豫期就相当于没有后悔药,购买时要考虑清楚。
3、犹豫期的终止日期
犹豫期通常在十天后就结束,但是也可能出现犹豫期的最后一天遇上法定节假日的情形。发生这种情况会顺延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法定节假日保险公司不办理业务,如果有投保人想在最后一天退保却找不到工作人员,犹豫期结束,这样就损害了投保人的权益。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保险公司规定犹豫期最后一天遇上法定节假日顺延。
犹豫期的计算就讲到这里,最后提醒大家犹豫期内退保只收取10元的成本费,退还已交的所有保费,所以如果想要退保千万不要超出犹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