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听说保险公司是骗钱的,可不知道真假,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操作的,为了这个专门找了几家保险公司的业务员,详细了解了各种理财产品,最后终于明白,保险公司确实通过各种经济和数字游戏,通过书面数字吸引客户掏钱,实际上却并不能给予客户真正的利益,这种通过虚假利益吸引顾客的行为,事实上就是骗钱。不光是保险公司,包括银行的理财产品,都在骗人。以太平公司的理财产品福寿连连为例,我们做一下比较。之所以选太平公司,并不是因为他的产品最差,而是因为他的产品在同类产品中是有优势的,作为一家刚刚回国复业的公司,想在短期内占领市场,当然要推出几款相对其他保险公司优惠的产品。选择福寿连连,是因为它是目前太平签单量最高的产品。福寿连连是种理财险,合同期满为88岁,之前取现都叫违约,要扣违约金,请问有几个人能活到88岁,有的请举手。现在交通、疾病、污染、意外这么严重,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只有60岁,那88岁之前取钱,只有吃亏的份了。
以0岁投保10万元5年交清为例,每年交52180元,每两年取10000万,交满5年为26万。
1、如果你第二年要取现,你己经交了10.4万元,却只能出5.5万元,赔了4.85万元;如果放在银行,不仅不赔,可以得1174元利息;
2、如果你第四年要取现,你己经交了20.87万元,只能取出12万元,赔了8.79万元如果放在银行,可以得9299元利息。也就是说,从你交保的那一天,你就被套住了,如果你退保,就会赔一大笔钱,如果不退,继续保就要交一大笔钱,以后的五年都是如此。
五年后不再交费,在接下来的五十年中,在保险公司里能取出来的钱都比银行少,随着年数的增加,保险公司和银行的差距在减少,以此类推......
*20岁时从保险公司取现,只能提出34.6万,可从银行能提出46.4万。
*50岁时,如果从保险公司提现,只能提出121.1万元,如果存在银行,却能提出125.4万元,这还是在你没有取走每两年返给你的1万元的情况下,如果你一直领一万元,就不是这个数字了,只能得114.3万。记住,现在己经过去了50年,现在是2010年,50年前是1960年,那时冰棍才1分钱一根,现在要5角钱,差了50倍,那时买间房子才需要50元人民币,现在要50万,差了1万倍,那要是到了88年后呢,88年就是九十年,相当于一个世纪,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上个世纪经历的,从封建王朝、军阀混战、两次世界大战、抗日战争、内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谁能保证这个世纪要发生的事。到88岁,从保险公司可以取出483万,这是在中间不能取任何钱的情况下,在银行可以取439.2万,确实比银行利息多了43万元,可是别忘了,在银行是随时取现的,可在保险公司却要满88年,否则就算毁约,而且这43万里还包括了假设的中档分红。这期间如果房价大降,股市冲高,或者有其他需要资金的情况怎么办?银行可以取钱,保险公司说让我贷款,而且我只能贷己交款的80%,26万的80%是20.8,每年按4.7%还息是9776元,可保险公司每年才给我5000元,这就等于拿我的钱再贷给我,白挣我的钱一样。而且他们会年年都以4.7%的利息贷给我么,贷款利息会不会涨?那我更还不起了,这不叫骗钱叫什么!88年我才多得43万元利息,这还是假设银行不加息的情况下,可十年后发生什么都不好说,谁又能预料100年后发生的事。88年前,每人每月才挣几元钱,如果我当时告诉大家88年后每人每月能挣几千元,人们一定会说我疯了;现在每人每月挣几千元,如果我跟大家说88年后每人每月能挣几百万,人们会说我什么呢?按冰棍的比率,等于88年我才比银行多得了8600元利息,06年的房子08年翻了两翻,如果按房价的比率,谁能保证这些钱不变土?别说钱,我都变土了,88年,别说我儿子,我孙子能用上就不错,可如果我现在买房子呢,保险公司的人说如果把房子留给孩子要交遗产税,可税再高也高不过房价,如果我买了这份保险,保险公司就会拿我的钱去炒地产,等于是我帮他把房价炒高又卖给我,我是不是有点太乐于助人了!如果我自己买房呢,88年能翻多少倍?而且虽然60年后保险公司的利息最终比银行高些,可别忘了,连续存88年,利率可不能这么低的,比如,保险公司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是利差,就是挣客户和银行之间的利息差,他们与银行之间的协议存款利息一般是平常的2~3倍,也就是说我们存在银行88年得439万元,保险公司却能得,5149万元至4亿2601万元,这是他们从一个客户身上得到的到,那么别说隔年返1万,就是隔年返10万也赚得多得多。最后吃亏的只的客户。可是哪里都有好人,我就听说有位业务员,这么多年来从来不卖理财险和养老险,就算是客户要买他也不卖,他会告诉客户不合算,他认为在他这里买保险的人都是因为相信他才买的,他不能辜负了这些相信他的人,结果他只卖病险和意外险,这个人真的值得敬佩,是个真正正直善良的人,值得我学习,心放得正,不会因为那60~70%的提成(35%+12%+5%+2%*7)而见利忘义。那些买保险的人一天想不明白两天想不明白还能一直不明白吗!保险业务员初期大都做的是自己家的亲人,保险公司为什么给代理人那么高的提成,就是给他们挨骂、名誉损失和与亲人关系疏远的补尝。
这还是目前收益最高的公司给出的价格,要是换成信泰人寿那种占领市场早规模却很小的公司,所给收益更是少得可怜。总的来说,理财险就是压钱,现在要靠什么说话?是现金!在现金为王的时代,把现金交给别人,能保证将来他还你时现金一样好用吗?而且才给那么一点点利息,如果给客户2千万以上的利息还可以考虑。平安的万能险更不用说了,说是什么都能保其实什么都不能保证,说是有收益,业务员说的都是好的一面,等打平安客服咨询,说的又是另一样,根本什么都不能保证。还有一个误区,就是大家都爱炒停售,一听说某个险种要停售了,就疯狂买,其实这是不对的,停售和断货不一样,断货是因为货好卖得快,店家库里没有了可厂家还在生产,可停售如同手机下线,家用电器停产,是因为跟不上时代导致的,不是因为好,下线的手机你会买么?你不会,因为知道会出更好的;停产的家电你会买么?你不会,因为会有新型号。可停售的保险你为什么要买呢?新出的险种只会比以前的优化。而且一个险种的停售也证明了其他理财市场有更高收益的方式出现,这险种的优势不再明显,所以不得不停售。平安的富贵人生炒停售炒了几年了,一直没停,为什么?因为银行一直喊加息一直没加,如果银行减息,像富贵人生、福寿连连这样的产品一定会更好卖,能吸钱的产品为什么要停售呢?只有银行加息才会不得不停,现在富贵人生和福寿连连都己经确定在二月份停售,这就预示着,银行将在三、四月份要真的加息了。那么,如果按照银行新的利率,88年后那43万的优势还在么?失去了这仅有的一点点优势,还缺乏灵活性,他不停还等什么!理财险业务员老说,马上要进入无利率时代,就像外国银行一样存款不仅没利息还得收费,可中国不会,起码五年内不会,十年内也不会,现在银行连利息税都取消了,还会收什么钱!十年以后的事,谁也不知道,十年后再说,而且这种理财险年年都会出,谁能保证以后的产品不会比现在的优惠,等到银行真的零利率的那一年买也不晚。当我和保险经理算这笔帐的时候,她跟我说:买保险哪有算帐的,要这么算谁还买保险?买保险是长远打算,想想你88岁时能得到的钱。可我想我大概活不到88岁。现在是我在花钱买他们的产品,为什么不让我算帐!保险公司是集合全世界最聪明的一群脑袋,组成一个群体叫精算师,成年累月的在算计如何从全国人民手中掏出钱来为保险公司盈利,他们天天在算,而买保险的人有的只听了保险业务员讲了一两次就觉得合适就买了,自己也不算算,就好像别人在动脑筋算计你,算出来后骗你说这样合适,而你却不算计,吃亏的当然是你。这就是动脑筋和不动脑筋的差别,也是不动脑筋的代价。有的业务员说我不懂,赵本山都花150万买了保险,他都重视保险,他那么精明的人还不如你?说实话我没看出赵本山对保险业的重视,对,赵本山是买了150万,虽然我没看见但我相信,但请想他买个飞机就花了2亿,买保险才花150万,一架飞机加一次油就要几万元,150万也就是他给飞加几次油的费用,他花150万就如同你花150块一样,这叫重视么,这么看他只不过是在打发险保业务员罢了。如果说理财险不好,那保险公司还有疾病险和意外险呢,这总是好的吧?保险公司也总是以有疾病险和意外险来以慈善行业自居。还是以太平为例,现在冬季天冷路滑,太平就决定停售意外险,没听说哪家慈善机构,在发现某个地区事故频繁,多灾多难的时候就离开那个地方,在这个地方太平无事的时候又回来圈钱,这叫什么慈善事业。天下的乌鸦一般黑,平安、中国人寿也能干出这事来。
保险公司宣扬的是保险可以避债避税,什么叫“避债”?就是耍无赖,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既然借了钱为什么不还?你想逃避,那借你钱的人呢?是什么感受?当初因为相信你同情你才借你钱,可结果呢?如果当初就报着不想还的态度借钱,那么就叫诈骗了!什么叫“避税”,就是偷税,国家需要税金来支持国家建设,作为一个中国人,难道不希望自己的国家强大?还想着要逃避责任,这太可耻了。还有保险代理部门的结构就是传销式的。这么一个集无赖、违法、传销为一身的公司形式,能不为众人所唾弃。
保险的初衷是好的,可是为什么自从有了保险那一天,保险业的名声就那么差?不是没道理的!
续记:
发博客是为了广纳博收,多方发文,在百度贴吧收到回复,回复者提到理财不是投资,帮客户整理钱财是要收费,可惜没有一位业务员敢在介绍产品时说这话,下边是我的回复:
19 回复18:保险公司真的能帮你理财么
我看过了,辛苦你了,谢谢~不过我没全看,因为我也觉得看这么多头大,等有时间再仔细看看,不过大概意思明白了,就是说理赚等于请了个会计帮你管帐,不是投资,完全可以自己理自己的财,如果自己理财的话,可以省下几十万元。
不过暂时我还是不会选择理财公司,必竟现在是现金为王的时代,钱在手里用处多,可能我像你说的那样,不是那种很有钱的人,没有实在花不出去的钱吧。
不是避税、避债这俩项我还是不敢苟同,毕竟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收益交税也是应尽的义务,我可不想让借我钱的人上吊,不想让国库空虚,不知顾问对这俩条有何高见。
20 回复:保险公司真的能帮你理财么
同时在文中我也提到了,保险的初衷是好的,可是名声为什么会这么差呢,没有什么事是无缘无故的,既然保险理念有理,那问题一定出在业务员身上。现在业务员掏的可不是闲着的钱,而是大多数人生活用款;业务员展业时说的都是好的,却不会说理财要收费;现在业务员只说病险理赔有多少钱,却提醒客户保险合同上没有但在保险法里有的会影响理赔的重要条款;事在人为,经是好的,可惜歪嘴的和尚多啊,让人防不胜防。还有,事故频发期关闭相关业务,也不怎么高尚。
25 回复:保险公司真的能帮你理财么
保险顾问的话很有道理,让我想起了传销专家,如果你碰上一个搞传销的人,他一定也会把你说服,认为传销很好很有理,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好的理论基础和教导体系,如果传销的理论不好,不能说服大家,不能让人感到传销是件利人利己的事,还会有那么多人去做么?还让我想起了佛教,如果佛教没有一个强大的理论体系,会让那么多人迷信么?佛教里有句话:“信则灵,不信则不灵!”,保险界也有句话:“信则灵,不信则零!”让人感到,就是在让人迷信一样。回过来再说这位保险会计,他不仅会算计,还很霸道,钱放在他那必须放几十年上百年,他不同意谁也不许取出来用,如果你一定要用,就要罚你钱,这决不是一位报着善意态度为人理财的人能做出的事。避债,欠钱不还,到哪你也说不出理去;避税,当你责怪自己的家国弱小时,想想自己为她做了些什么!保险顾问果然对保险研究得很透,佛学大师也会对佛学研究得很透,传销创始人也对传销研究得很透,还是那句话,保险的名声这么差不是没有道理的,如果保险象他们说的那么好,为什么除了干保险的人,其他人都讨厌保险呢!总之,如果你说不过他,还不想赔钱,唯一的办法就是敬而远之。话不多说,观者自明!
35 回复28:保险公司真的能帮你理财么
我对顾问说的10%很感兴趣,今天去信泰人寿打了三份计划书,终于跑完了有名的几家保险公司,可以做横向比较了。顾问说可以给我10%的收益,我猜绝不是一年10%。在上文中我还是拿目前号称收益最高的中国太平福寿连连和很行的低利率做的比较,它的收益是每年5%,如果拿平安的富贵人生比呢?每年只有4.5%;信泰人寿的盛世桓发也是每年4.5%;新华人寿的富贵人生和泰康人寿的泰康金利是每年4%;中国人寿的国寿鸿鑫和太平洋人寿的幸福一生的每年3%;合众人寿的合众永诚是每年2.7%。如果是在上边这些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客户赔的更多。这还是在保险公司假定盈利的情况下,按中档红利的假想。保险公司说拿这笔钱去投资,挣了钱大家分,可目前这种形势有什么生意保赚么?没有,如果保险公司不盈利,那客户是没有红利的,这时客户后悔己经来不及了,想哭都找不着调门了!
36 回复10:保险公司真的能帮你理财么
10楼的朋友,这件事是不能上书国务院的,因为没有用,为什么没用,原因跟烟草公司的存在一样,为什么烟草有百害而无一利,可国家却不废止?有谁知道烟草界一年上交国家多少税款?是个天文天文数字,保险业也是一样,可只险公司哪来的钱交那么多税呢?是收取客户的钱后按比例上缴的,这就说明客户交给保险公司钱后实际上交的税款比自己正常上税要多得多。传销为什么被取缔,不是因为他的形式有多坏,也不是因为他害人有多深,而是因为传销都是私下行为,收入无法估量,是无法收缴税金的。自古至今,如果一项生意国家无法估算其价值而无法收税,那他就是违法的。例如古代的盐商,贩私盐是违法的,因为私盐不交税,而妓院和赌场就是合法的,因为妓院交税。传销和保险、烟草如同摩托贩私盐和开妓院、设赌场的道理一样。违法的一定不好,可合法的却不一定好。例如在日本、泰国色情业的合法的,你能说色情业好吗!在英国、美国赌博业是合法的,你能说赌博业好么!也许比喻不太恰当,但道理相通。
43 回复:保险公司真的能帮你理财么
如果寿险顾问一定要同我讨论保险产品,那我再打个比方:比如有一百个人投保意外险,只有一个人发生意外,获得意外赔偿,其他99人没事,对于其他99人白白浪费了钱财,是好事么?如同一百个女人,都在婚前奉献了肉体,结果99个被抛弃了,只有一个结婚,你能说是好事么?最后这个结婚的人到处跟别说,要不是在婚前做那事可能她还单身呢,所以鼓励别的女人也像她一样奉献,你认为她说的对吗?有些事情要看整体利益的,对于整体的好处是百分之多少。
44 回复:保险公司真的能帮你理财么
在上例中,和保险有若干相似之处:
1、女人在支付,客户也在支付;
2、保险拒绝理赔时,理由是条件不合适;女人被撵走时,理由也是条件不合适;
3、保险公司不会因为你理赔条件不合适而拒绝收你的钱,男人也不会女人条件不合适而拒绝接受奉献;
4、有人也许会说保险也有因为不符合条件拒绝接受投保的,同时男人也有因为女人条件太差而拒绝接受奉献的;
要不怎么会有这么一句话:客户在光天化日下被强奸。
像这种例子还有很多。
而且老牌的保险业务员反应都很快,跟他们说话一不小心就会上当。上次去保险公司,看到一个人在洗拖布,我看他没戴手套,就跟他说,这样不卫生,当时一瞬间看出他有些尴尬,但马上他就反应过来,说:屎不脏,尿不脏,人的心最脏,只要心里干净就不怕脏了。当时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也找不到什么可以回答的话,可回家再想想,不对,我们远离屎尿不全是因为它们脏,还有一半原因是因为它们臭啊,自己心里干净不嫌脏了,难道别人就闻不到你身上的味了么?为了周围的人也得讲点卫生啊。所以,保险业务员是最能狡辩和偷换概念的,一不小心就会掉进他们的圈套里,他们是最会误导人的。
59 回复45:保险公司真的能帮你理财么
还没咋地呢,就想要我认错,看来顾问是开始慌了,有点心急了,记住,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要淡定,be cool,如果不行的话就找两个帮手来说,但要注意,内容不能重复,不能车轱辘话来回说,要保证每次发言都有新意,我就见过一个卖《保险行销》杂志的小姑娘,是真能说,你的话不用说第二遍她就明白你什么意思,不加思索只用一句简单的话就能抓到问题关键,说到点子上,听她说话不腻,因为她要是不累说一晚上都不带重样的,所以我得出了一个结论,卖《保销》杂志的人水平要比保险业务高得多,因为如果他们说一些业务员平常常说的话是不能打动保险业务的,他们必须说出比保险业务高得多的话才能打动保险业务员,从而卖出自己的杂志,成为推销员中的推销员,你知道《保销》杂志出到多少期了吗?你真正看过的有多少期?如果你感到水平不够的时候,还得看啊,这样才更能忽悠。保险务员说话最爱举例子,他们不直接说道理,而是举个例子打个比方让客户自己想,有时不知不觉中就被偷换了概念,所以跟他们说话,最好也举例说明,下面我就再举个简单的例子: 很简单,如果一个产品好,买得最多的应该是最懂的人,理财产品如果好,买得最多的应该是会计、出纳,可为什么保险公司一开理财说明会都不敢约做会计出纳的人呢?因为她们提出一个问题,一句话就可能搞砸整个说明会。所以保险公司只找那些非金融方面的人蒙,这不是专唬弄外行么!我见过一个银行行长买理财产品的,你认为他是为了理财么?因为这种人黑色收入多,需要一种方式洗钱。我还见过一个税务局长买理财产品的,他是为了给二奶为他生的女儿留下点钱,因为在一家保险公司买还是有点太显眼,所他不光在一家公司买理财,同时在每个公司都买,保险公司给客户的收益不一样,只能有一家给的是最高的,要是真的为了理财,用得着挨个公司买么?而会计和出纳不一样,选择干会计和出纳工作的人,都是想靠手艺一点一点挣钱的人,她们求稳定和安全,胆子小,没有黑色收入,也养不起小二小三儿,所以没有洗钱和转移资产的要求,自己的每一分钱都是血汗钱,同时又是对数字、收益最敏感的一群人,所以根本不会把钱乱送人。看看保险公司干的事:欺骗无知客户的钱、帮有黑色收入的人洗钱、帮有作风问题的人转移资产,这就是保险理财的本质,作为保险业务难道不为自己的行为感到耻辱吗?还在这里夸夸其谈。就像上边提到的那位《保销》杂志推销女经理,她是中文系硕士,因为个矮找不到工作,为了生活,在平安做了6年,做到很高级别,每年收入几十万,人要吃饭没办法,现在钱够用了,宁可挣几千元也不愿回到保险公司了,为了什么?有的钱真的扎手,她做业务时从不来做熟人,专做陌生,因为水平高,一签就是大单,她说服人用不着第二句话,十句之内就让你死心塌地的听她摆布,她一开始认为签陌生人的单不至于太难受,可实际上当生人变成了熟人,熟人变成了朋友,朋友又开始埋怨的时候,那种滋味真的不好受。所以她选择了放弃。一个良心尚存的人,被一个人埋怨受得了,被十个人埋怨就不好受了,被一百个人埋怨就要崩溃了。了解事情的全过程,即为看破,接受即为放下,她放下了,你什么时候能放下呢。别老让我加入什么群,这就是我的群,我发贴是为了让所有人看到,不只是让某个团体看。我是和保销杂志推销员讨论过的人,你那些保险论调能对我起作用吗?不要再骗我们这些小老百姓的钱了,跟我们签一万的单子包括续期你只能赚六、七千元,去找那些大官吧,跟他们签一百万的单子,第一年你就能提成四十来万,第二年续期的可能性还大,又能提成十几万,三年四年不停提,一个大官就够养业务员一家了,我们这点小钱挣来不容易,别忽悠我们了。生存是种本能,为了生存去害人不我怪你,但要适可而止。
68 回复62:保险公司真的能帮你理财么
我们的寿险顾问己经开始对我进行人身攻击了,伪善的面具正在一点点的剥落,看来顾问也就这么点能水儿了,我水平比你高,这一点大家都看得出来,我所说的话都是原创的,你在别的地方看不到,可你所说的都是跟别人学的,没有一点自己的东西,我不用人身攻击,你己经技穷了,其实保险代理人都是雄辩家,但事实胜于雄辩,看看保险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就什么都明白了。那么让我来做下总结发言,为什么你说的话越来越显得苍白无力,论据越来越少,因为你总想把黑的说成白的,把坏的说成好的,而我的立场是黑的就是黑的,它永远也白不了,所以我的道理会越来越充份,你问我如果理财险不好为什么流行?我要说流行的不见得是正确的,帝王制流行了五千年,他是正确的吗?跳大神的流行了三千年,到现在还有,是正确的吗?算命的到处都是,是对的吗?教人迷信的佛教流行至今,以前的人都认为是正确的深信不疑,可现在有几个人信?为什么,因为时间不到,还没有到他消亡的时候!我如果在唐朝说和尚都是骗人的,有人信吗?没有.可如果今天我说和尚都是骗人的,有人信吗?几乎所有人都信!例子举不胜举。我现在说这些可能你理解不了,就如同你住在17楼,我住在20楼,你根本想像不到20楼的风景,看不到20楼所能看到的事。我听过几次保险公司的早会,反正谁都可以进也不查票,我就听到过保险公司的上层人士说:做保险不要想太多,想多了挣不到钱,只有去做了才能有收获,你要先相信,才能让客户相信,有一点要记住,千万不要和客户提多长时间回本,这会把你们自己带入误区,客户问什么时候回本时要想办法找话题叉开。很明显,这位高层心里很清楚自己卖的是什么,他在教骗钱的方法并给他的代理们洗脑。不知你是被毒害得太深了,还是那种想从心底里毒害别人的人。无论哪样,请你停止。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劝你离开那个所谓的保险群,也许你会发生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欣喜变化。其实保险就是传销,为什么在新闻里播报某某地非法传销窝点被端,每次前面都要加上“非法”两个字,因为传销有合法的,比如安利,谁都知道安利是传销,为什么安利完美的大绿牌子到处都是,因为国家有要求,只要同意上税并有固定的网点就可以做生意,安利同意,并设立许多固定网点方便税务局查帐,所以他是合法的,保险公司也一样。你说自己是保险顾问,请问你知不知道最早的保险形式是什么?是寺庙,最早的保险业务员是和尚。和尚每天要去化缘,你以为他们真的为那点儿馒头和粥么,他们是在拉客户,客户越多香费越多,等到了客户有难的时候,寺庙和尚也承诺提供帮助,并提供避难场所,犯法的人进庙出了家,就可以避免受到法律制裁,如同避债、避税,香费就是保费。有名的高僧在讲经说法时也爱引经据典,就像保险业务员爱举例子。和尚都很客气谦卑,保险业务也爱鞠躬行礼。而佛教宣扬的东西和保险公司一样高明,他们说的话大多数人听不懂,而保险公司的保单大多数人看不懂。可为什么佛教比保险业的名声好呢,有很重要的一点,因为寺庙为不交香费的人同样提供保护,这点不同于保险,在保险公司,就算你交了钱,到时也不一定保你。所以保险根本就不是什么新事物,只不过把大家看透的却行之有效的老花样重新包装,再进行几千年的蒙骗活动罢了。
89 回复:保险公司真的能帮你理财么
其实不是中国人不喜欢保险,而是中国人太聪明了,早就发明了与保险相类似的互助形式。
自从结婚,还有儿子出生之后,越发体会到中国人的保险意识太强了。
结婚的时候,大家来出礼钱,儿子出生了,人家给见面礼,听说满月的时候,还有一笔钱拿,过年还有压岁钱,我跟老婆
一盘算,能拿到礼金不下一万元。高兴坏了。
可是冷静下来,一算,不对,这笔钱只是暂时属于我们的,以后还要还的。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实行出份子了。不管哪家婚丧嫁娶,乔迁之喜,孩子生日满月,老人过寿,都要办红白喜寿
事,当然也少不了随份子了。
有人觉得这是陋习,我现在越发觉得这是中国人自己发明的“保险互助”形式,流传很广,深得明心。
好比结婚,你觉得是喜事么?
不是,对于结婚的家庭来说,既是喜事,也是烦心事,烦心在于结婚要花很多钱。
在你为钱犯愁的时候,别着急,你的亲戚朋友,同事都会来帮助你的,你一百,他两百,人多力量大,凑个万八千的,帮
你办个像样的婚礼。多好啊!
可是回头想想,人家是无缘无故地给你出份子的吗?他们出份子的前提条件是----先前你也曾经帮助过他们,出过他们的
份子;或者说你先前没有出过人家的份子,但是人家希望你以后出他的份子等等。你平时会接到这样那样的请柬,这个让
你去吃喜酒,这个让你去吃满月酒,你去,你就投资了一笔钱,或者说买了一份“保险”;如果你不去,很简单,你可以
省下一两百块钱,但是你以后有点什么事,你请别人来,人家也就不会来了。人就是这样,中国人说“礼尚往来”就是这
回事。你出我的份子,我就出你家的份子。
所以家里人要我把出份子的人的名单都记下来了,为的是以后好还给人家。
人生在世,总有点事,从小到大,满月,周岁,上重点,上大学,结婚,生孩子,孩子满月,孩子十岁,60大寿,都是一
个个的坎,都需要别人的帮助。你说,我这辈子出了一辈子的份子,可是一不结婚,二不办生日,这钱怎么回头?你放心
,人总有走的那一天,等哪天入土了,大家还会帮你凑份子,给你找个好的归宿,同时也不为家人增加负担,毕竟现在一
个小匣子的价钱也不低啊!!
但是前提条件依然是你得先投资,先得存钱,然后才有回报呢。
保险也是一样啊,保险的最基本的原理就是“保证互助”,“我为众人,众人为我”啊,但是前提是要“我为人人”啊。
你今天花了一两百块钱买了意外险,保额是几万,这几万怎么来的?是有很多像你我这样有智慧的人们的加入凑起来的。
大家共同的思想是----我这一百块钱就是来献爱心的,如果谁发生了意外,他的家庭需要大家的帮助,我这一百块钱就当
出份子,帮人家渡过难关了。
有人在谈什么利息,什么通货膨胀,记得几年前出份子的时候,最多也就50,100,现在呢,最低也要一两百元了,难道你
还指望别人把这么多年的利息给你么?或者是你返还给人家利息??
假设有个人号召大家说:“咱们成立一个组织吧,大家在这里放一点钱,如果谁有意外了,就用这笔钱帮助他”,是不是
很像救助基金?是不是也很像保险公司?
有人退保会损失钱,不是损失了,而是你做好事,用来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了。比如你买了重大疾病,你退保会损失一
大笔钱,是因为你做了好事,在世界的另一个角落,有一个跟你一样买了这款产品的人,他的命运不如你,他患了重大疾
病,需要钱救治,而你却在不知不觉中给这个人捐了款,出了份子,帮助人家渡过难关。
所以说,与其感谢保险公司理赔,还不如说是广大保护的爱心呢。
可是关键问题是谁会出这笔钱的,答案是不是所有人的都会选择捐钱的,就像5.12地震的时候,照样有人不捐款一样。这
样的人属于冷漠的人,属于没有爱心的人。
买保险和买彩票一样,如果当成是一件献爱心的事,你会很快乐;如果你想靠保险去谈收益,靠彩票去发横财,老天都不
会保佑你的!!
大家也都不要争论了,保险行业是爱心事业,我们是要跟有爱心的人谈保险,跟钱串子讲保险,有什么意义呢?
朋友,如果你看懂了以上的文字,如果你是个有爱心的人,有责任感的人,就请你拿起电话打给最近刚跟你谈过保险的业
务员的电话吧!!
以上文字,仅献给那些有足够智慧和眼光的人们!!!
献上你的一份爱心,世界将充满爱!!!
作者:保险有风险 0位粉丝
92 回复:保险公司真的能帮你理财么
回复:89楼
呵呵~理论上不行,又来打感情牌了,博同情。就是不知道每个保险公司老总一年薪水都要五六千万以上,是出于哪种爱心;不知道一笔万元单保险业务都能提四千多元,是体现了什么爱心。拿保险跟彩票比,买保险却成了献爱心,我从没见过哪个彩票大厅有保险业务大厅那么豪华,彩票部门装修都是能简则简,把钱花在刀刃上,当哪里有灾情时,不管这个地方有没有人买过彩票,福彩部门都会大力帮助。不会因为没人买彩票就拒绝支援的。保险公司会吗?别人痛苦的灾难竟成了保险公司促销的标本,爱心何在?拿着别人的尸体宣传本身就是可耻的,这样一件不知廉耻的事竟然做得这么理直气壮,真是服了你们这帮保险业务了,为了挣钱简直不择手段。再说那叫理赔,不叫无偿捐助,那是保险公司应该应份做的事,你不先掏钱他能给你支援?楼上的哥们说的简直是笑话。又是偷换概念,把保险换成彩票,怎么除了偷还是偷啊~!能不能正经讲点道理。有眼光和智慧,就花钱养老总啊?再说买彩票中了奖能得奖金,买保险中奖能得到什么?买保险中奖意味着不是头破血流,就是缺胳膊少腿。要这么说,我宁可花钱买彩票,也不买保险。
96 回复:保险公司真的能帮你理财么
回复:89楼
中国以前并没有随礼的习惯,随礼源于三年自然灾然,那时大家都很穷,谁结婚也请不起客,所以来参加婚礼的人就自己带菜,后来生活好了,这种习惯却改不了了,开始觉得带菜不太合适了,就变成了交钱凑份子上饭店吃,礼金越给越多不是因为保险的原缘,而是因为中国人报恩的心理,你当初在我结婚时给了钱,那现在你家有事我要加倍报达,加上有段时间货币贬值快,就形成了越随越多的趋式。话说回来,现在谁不讨厌随礼,正因为随礼越来越像保险,才越来越被人们所讨厌,89楼的,难道你不讨厌随礼么!
这是我在百度保险贴吧发的贴子,大家可以去看原文也可以在这里回复
还有我在新浪的博客关于烟的有兴趣的去看看。
标签: 寿险哪家保险公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