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险业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艾奇保险网 101 0

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与重点。中国经济能否持续书写高速发展之神话,农村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从战略高度、全局角度出发,自2004年起,中央连续3年以“1号文件”明确阐述农民、农业、农村的重要性、提出惠农、支农政策。尤其是今年提出“以新农村建设为主体”,将是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中国解决“三农”问题要坚持的战略性指导思想。

   对于新农村的定义,中央有“20字”,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是在新形势下,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等方面提出的实现现代化和谐农村的总体要求。

   寿险业在新农村建设中能够起到什么作用呢?

  一、寿险业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有可为

   寿险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从保险业的社会功能中非常容易找到答案。即,保险业要发挥“经济补偿、资金融通以及社会管理”的职能,不断提高保险在农村的覆盖面,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由此,我们可以找到寿险业服务“新农村”建设、服务“三农”的切入点――为农民送去保险保障,稳定农村社会秩序,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目前,我国有近9亿农村人口。发展寿险业有其现实需求与深远的影响。

   其一,影响中国社会2000多年的“孝文化”正在经历严峻考验。一直以来,中国农村社会延续的是家庭养老方式。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农村的现实状况是有相当数量的老人在年老时生活质量低劣,养老保障很难实现;

   其二,“养儿防老”与“多子多福”观念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依然存在,致使“超生”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彻底解决,必将影响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其三,国家惠农、支农政策在部分农村发挥作用,农民收入提高,必将释放出巨大的购买力,妥善“消化”这部分消费,既使农民有保险保障,又较好地“融通资金”,又成为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要求。

   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既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发展,又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既是社会发展、民族振兴的长远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析农村老人得不到很好的养老保障问题,深浅层次原因很多。浅层次来看,农村家庭小型化、农民收入低、负担重都是导致养老保障问题产生的客观原因。深层次原因,表现为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暂不去论述。就目前中国保险业发展来看,商业保险应该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补充。

   在农村发展商业保险,是农寰蒙缁岱⒄埂⑴┟裱媳U系南质敌枨蟆M保┐寰蒙缁岱⒄褂治O找底陨碜龃笞銮孔鲇牛迪钟挚煊趾梅⒄固峁┝讼质堤跫R虼耍傧找翟谂┐灞囟ù笥锌晌?br>

  二、寿险业在新农村建设中必将大有作为

   选择商业保险,是农民个人为养老和医治疾病做出的防御生活风险准备的一种途径,是社会保险的一个补充。商业保险,尤其是人身保险在农村的大发展、快发展,可以有效地增加农民抵御养老保障风险的能力,为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提供保证。

   2004年以来,中国保监会提出要大力发展“县域保险”,得到了商业保险公司的积极响应。 一是,重点抓好县域网点建设,将建立网点作为县域保险业务发展的基础与关键;二是,重点抓好两支队伍建设,将人才作为发展的第一资源,重点是选准网点带头人、培训好业务员队伍;三是,重点抓好分类销售与产品创新,针对县城、富裕乡镇、富裕程度不高的乡镇特点,分别销售期交保障型产品、风险型期交产品或者是实行“以卡折业务和学平险业务为主,以寿险业务为辅”的险种布局结构,重点在产品创新上下功夫,做文章;四是,重点抓好销售模式创新,实行“城乡营销员联手,共同服务农村市场”、“派驻城市营销员到农村蹲点服务”与“整合优势资源,组织人力到村屯进行集中展业”等方式;五是,重点抓好政策引导,在充分运用政策性文件的同时,又结合本地实际,给予基层公司和农村网点相应的政策激励与支持;六是,重点抓好风险防范,切实加强对农村营销服务部的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七是,重点抓好公关宣传与客户服务工作,主动取得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与帮助,得到当地百姓的认可与赞同,通过多种形式的公关宣传,提高了当地居民的保险意识,同时不断加强客户服务,加强诚信建设,认真做好理赔、客户回访等工作,为地方政府排忧解难,深得当地人民和政府的信任。

   综观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要求与寿险业在农村的发展,新农村建设对保险业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保险业要主动承担起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任,积极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同时,保险业必须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增强紧迫感,抓住这个极为有利的时机,为中国保险业的做大做强、实现又快又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标签: 寿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