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养老是广大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近些年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剧,社会也面临着非常严峻的退休养老问题,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增速已经名列世界第一,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在2019年年末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达到了2.54亿,占总人口的18.1%,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76亿;而在2022年,65岁及以上的老人将占总人口的14%以上,届时我国将会全面进入到老龄化社会,所以养老问题已经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发展,也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
而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带来的影响,早在2008年相关部门就提出开始酝酿延迟退休改革,在2013年国家就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明确提出将会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进入到2021年之后,在近日的国新办的发布会上,就明确指出目前正在研究延迟退休的具体改革方案,并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充分吸收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凝聚社会共识,要取得最大公约数,确保方案科学可行、平稳实施。这也标志着延迟退休政策将真的要开始出台实施了,而随着延迟退休改革工作的开展,农村居民也将会面临三大养老问题!
农民也将会延迟退休吗?
一直以来农村居民都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养老问题,所以农村居民都非常关心农村养老政策调整,那么随着延迟退休政策的出台,农民是否也会延迟退休呢?其实从现阶段农村的基本情况来看,农村居民根本就不存在退休一说,只是在养老保险方面,现如今根据国家规定,农村的男性要达到60岁、女性要达到55岁之后才能够领取养老金,而如果延迟退休政策出台,那么农村居民也必须要在达到延迟退休规定的年龄之后,才能够开始领取养老金!
延迟退休,养老保险缴费最低年限会延长吗?
近些年国家正在大力推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而加强对农村老人的养老保障,改善农村老人的基本养老问题,提高其基本生活质量,除此之外,国家也在推动多元化的养老模式,让农村老人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以。农村养老保险则是农村养老改革的基础,也是改善农村养老问题的根本,而在延迟退休政策出台之后,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险缴费最低年限会延长吗?目前农村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是十五年,在农村养老保险改革中国家仅仅是在提高养老缴费档次标准,并没有对养老保险缴费基础年限进行调整,同时农村居民在达到养老缴费基础年限之后,可以继续缴纳农村养老保险,所以从目前来看,即使延迟退休政策出台,国家也并不会延长农村养老保险缴费的最低年限!
延迟退休后,农民养老金会有什么变动?
其实延迟退休政策出台之后,对于农村居民的养老金将会有两大影响,第一是领取养老金的时间将会延后,随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并轨之后,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养老金领取标准以及领取年龄都已经达成一致,而延迟退休政策出台后,农村居民领取养老金的年龄也必然会延后;第二则是养老金变化,目前国家农村养老保险改革中,国家就明确提出农村养老保险遵循“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农村居民在缴纳15年之后,可以选择继续缴纳农村养老保险,从而能够获得更多的养老金,所以延迟退休也必然会让农村居民领取养老金增多!
标签: 养老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