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保险业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寿险业规模的增长更是突飞猛进。保险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市场体系日益完善,法律法规逐步健全,整体实力明显增强,保险业在促进改革、保障经济、稳定社会、造福人民等方面的作用日益重要。
保险资金不仅是对于被保险人一方的赔偿和给付,而且还可以用于投资。保险金运用已经成为现代保险企业经营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和重要的利润源泉,因而也是现代保险公司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柱。
当前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为外延和内涵两个方面。外延方面的问题主要在于投资渠道窄,品种较为单一,市场流动性还不够充足,造成了保险公司在降低保费和开发创新产品上的能力不足,在一定的风险下收益率偏低,以及估值和长债购买的问题等等。改善这些外延方面的问题,就要拓宽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建设更加完善的金融市场,尤其是债券市场等等,主要依靠我国金融监管相关机构的市场和法规建设来解决。
保险资金运用中更为微观且对保险公司影响更为直接的问题,主要是保险资产配置内涵方面的问题。目前国内的保险公司在投资理念、投资目标设定、资产负债管理、风险限额的确认、资产配置体制建设等等各个环节中,均处于较为初期的阶段。大多数国内保险公司最为重要的某些环节都处于缺失的状态,对完整的保险资产配置体制的理解也都不够到位。保险资产投资,区别于其他投资的重要特征就是经营风险,追求资产负债匹配基础上的更大收益,对于经营期限更长的寿险公司,该特征更为明显。这样的目标理念没有完善科学的投资管理体制保证,是无法有效达成的。本文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参考大量相关文献,结合本人实际工作经历,就建设更为符合寿险资金特点的资产配置体制,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1.1.2 本选题研究的意义
保险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减震器和安全网,在整个保险业的经济活动中,保险资金的运用占据显要地位。保险资金运用是保险业发展的生命线,没有保险资金运用就没有现代保险业。从本质上说,保险资金运用是一种投融资活动,对保险公司提升经济效益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增加保险公司的利润,扩大积累和增强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规模、效率和质量。保险公司聚集着巨额的长期资金,通过参与资本市场,成为最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对整个资本市场的稳定和成熟,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都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但是由于我国保险业起步较晚、基础薄弱、覆盖面不宽、其功能和作用发挥不充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不适应,与日益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中国保险业的投资,关系到行业的生存和盈利,关系到保险业能否真正发挥改善民生支持国民经济的作用。保险资产配置的模式,如果不将风险和资产负债匹配重点考虑,单纯追求粗放式的更高投资收益,则一旦遭遇市场重大变化,保险公司的生存将存在巨大问题,隐患不可谓不重。在目前情况下,研究我国保险资金资产配置体制建设问题,无论是对保险公司,还是对于资本市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文献综述
随着人们对保险资金运用认识的不断加深,目前,国内关于保险资金运用方面的学术著作层出不穷。在撰写本篇论文之前,笔者对当前有关保险资金运用方面的资料、论文进行了梳理、学习和研究,检索到的文献主要包括以下两类:一是学术著作方面,主要包括周道许的著作《中国保险业发展若干问题研究》、赵苑达主编的《保险学》、丁蔚、丁孜山所著《保险发展与创新》等。其中,张洪涛、郑成功主编的《保险学》对保险资金的概念、构成、保险资金运用的原则以及风险管控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进一步增强了我对保险资金运用方面各种基础性问题的理解;丁蔚、丁孜山所著《保险发展与创新》对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历程、保险资金运用历史沿革以及保险创新、保险监管、保险投资的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有助于加深我对中国保险资金运用历史的理解;周道许所著《中国保险业发展若干问题研究》客观分析了中国保险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尤其是针对保险资金运用的一些苗头性问题、趋势性问题作了深入地研究,对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策略分析和渠道分析的视角和方法,都有独到和创新之处,比如说关于保险资金的渠道拓展方面,周道许就保险资金入市以及投资于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作了详细分析,并对其作用和风险防范逐项进行了细致明了地阐述,令我受益匪浅。另外,我还参考了郭文昌编著的《中国保险业运行风险探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相关内容;二是各类学术论文,在这方面,我主要参考了《2008年中国保险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我国保险资金运用问题探讨》、《西方发达国家保险投资的比较与借鉴》《保险业快车时代结束》等十几篇文献资料,上述文献中,对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现状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西方保险资金运用的模式、渠道等有很好的阐述,以及在对于我国保险资金的投资困局、解决策略的探讨方面对我有很大的启发。
国外也有众多文献研究投资和保险资金运用。Andrea Consiglio, Flavio Cocco, and Stavoros A. Zenios撰写《The Value of Integrative Risk Management for Inserance Products with Guarantees》,将数量化的配置与风险以及保险公司的产品结合进行了一定的探讨。Zvi Bodie, Alex Kane and Alan J. Marcus撰写的《Investments》系统的论述了从投资品种到投资组合的理论和实务。LOMA组织1994年发表的《Risk-Based Capital in the Life Insurance Industry》,对寿险公司风险资本的分配使用问题进行了论述。
同时,我还借鉴了目前工作的公司进行相关培训的资料,包括公司重要股东,历史悠久的国际大型金融集团苏黎世保险举行的多次关于公司资产配置体制的论坛,论坛对保险公司建立和完善资产配置体制进行了理论结合实际的详尽论述;国际知名的美世咨询公司,就应用传统模型和推断模型构建公司战略和战术资产配置体制举办了讲座,补充了构建公司资产配置体制的框架和流程。本人也亲自参与了公司资产配置体制的建设工作,从中获益良多。
以上文献和实践从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地对我国寿险资金的运用进行了较为专业的阐述,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但是,当前我国寿险市场发展迅速,规范和促进保险业发展的各类法律、法规不断出台,在此形势下,寿险经营机构唯有不断探索和创新保险资金的运用形式,才能寻找出既符合保险市场客观规律,又能适应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中国国情的保险资金运用策略。根据作者自身工作经验和思考,目前我国寿险资产配置体制建设还处在较为初级的阶段,无论从拓宽投资渠道,还是完善内部体制上,都大有可为,其中值得发掘和探讨的课题众多,我谨希望能以此文,抛砖引玉,为保险经营机构更要科学有效的资金运用,提供有益建议,为相关学术研究添砖加瓦。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方法
1.3.1 研究思路
保险资金运用是一项严密科学的系统工程,尤其是寿险公司投资追求的目的,不是单纯的高收益率,而是通过理念和目标的制定和执行,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追求动态资产负债匹配基础上,尽可能高的收益率,这样才能在更长期的经营内,有效提升保险公司的效益,促进整个保险市场的积极健康发展。国内多数寿险企业的理念哲学均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保险资产配置体制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借鉴国际先进的理论和实践,对我国保险资产配置体制建设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措施,并发掘了更多值得进一步关注的相关课题。
1.3.2 主要方法
本文主要以历史研究法、分析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同时结合作者实际工作经验和调查研究,对我国保险资产配置体制建设的关键步骤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和阐述。
标签: 寿险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