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速看!7种不健康的“中国式家庭”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艾奇保险网 85 0

  托尔斯泰有一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中国人普遍把家庭观念看得很重,但是却由于过分重视,而导致大部分家庭都存在着“界限不清”的问题。

  心理学家曾奇峰谈到中国家庭中的7种不健康现象。也许其中提到的一些现象会让你不舒服,但我们要知道,凡是“刺痛”你的,才是问题得症结所在。要想为孩子营造一个阳光、健康的成长环境,家长一定要适当离开自己的“舒适区”,这个过程必然是痛苦的,但是,经历过“生长痛”的家庭,会变得更坚强、更适合孩子的成长。

  7种不健康的“中国式家庭”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家长速看!7种不健康的“中国式家庭”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第1张

  01家庭中有一个过度严厉的父亲

  中国人常说,严父慈母,这实在是对父亲功能的限制,因为父亲也可以很温柔的。理想化的父亲,是这样一个状态,他跟他人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边界,但是他也有温柔的能力。

  很多父亲,他的人格没有真正成长到一个男人的状态,所以他需要用过度严厉来伪装得像一个男人。实际上,是在拼命掩盖自己没有长大的这一部分。

  如果大家想像一下,青春期的男孩,在他喜欢的女孩儿面前如何的装模作样,你就可以理解已经有了儿女的男人,在孩子们面前那么严肃,是在干什么。

家长速看!7种不健康的“中国式家庭”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第2张

  02家庭中有一个过度唠叨的妈妈

  妈妈对家庭的事过分控制,有可能指责,有可能唠叨,总是对孩子说很多话。——简单说,这个妈妈还停留在“口欲期”。这样的现象在中国的家庭其实非常常见。

  如果以上两点画面化一下,可以想象,一个家庭,爸爸是在装模作样地严肃,妈妈在唠叨,孩子就在那备受虐待。

  03家庭话题被限制

  在中国的家庭里,最容易被谈起,也最容易掩盖事实真相的,就是孩子的学习。

  爸爸妈妈跟孩子没有任何的话题,只能够谈学习,这是被中国家庭被谈论最多的事。大家都躲在学习的后面,感觉比较安全。当父母开口谈学习时,就是他们掩盖他们内心的恐惧和不安,而他们自己也没有能力处理,所以就拿学习这块遮羞布来挡住。

  还有家庭里不能够谈什么,比如说性,这个是话题被高度限定的一个。如果爸妈,把自己内心修通好了,就不会有那么多恐惧来限定孩子。

  当父母在孩子说到某个话题时感到不安,不让孩子讨论,就需要先看看自己的那份不安,有可能那里就是自己无意识在着急,有个需要解开的心结。

  04过度背景化

  现在社会上,很常见的一个词“拼爹”,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学。入学前,老师先要调查,孩子父母是做什么工作的。孩子们之间,谈论的也是,我爹是做什么的,我妈是做什么的。

  这种言论的心理动机是什么,一个人的背景把这个人本身给掩盖,对于父母来说,过度在孩子面前证明自己的社会背景,说明他害怕自己在孩子心中不是一个好父母,所以需要这些背景来挡住前面,来隔离孩子跟真实的自己靠近。

  很遗憾,孩子天生就是父母的读心器,孩子心中非常清楚,他们的父母在做什么。每个大人都当过孩子,仔细回味一下,应该不难体会到这点。

家长速看!7种不健康的“中国式家庭”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第3张

  05过度工作化

  我遇到很多的家庭,父母都在拼命的工作,把孩子忽略了。

  他们为什么要拼命地工作呢?家庭里是一个少讲理、多用情的地方,是一个很容易接近真实自我的地方。如果家长有很多时间在家,他就没有办法控制自己,会在家庭情感里卷出自己的脆弱。

  所以,在外面跟别人玩,要安全得多。

  很多孩子被父母的过度勤奋工作给毁了,孩子被极大地忽略了。这样的父母对国家、民族的确做了很大的贡献,但实在是亏欠伴侣和孩子太多了。

  06隔代卷入

  典型的中国家庭的特征,就是三代人像一锅粥那样的在煮着。

  在家庭类型的分类中,有一种结构式家庭,它强调,夫妻作为一个家庭的核心轴,不管怎么样,要把这个轴守稳、守清楚,只要是这个轴在,这个家庭的根基就没有问题。

  在中国的家庭,有很多是将这个轴的权力,拱手出让给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这样就可能导致孩子的很多内心冲突。

  解决中国家庭问题的一个核心就是,巩固夫妻联盟,一起抵御“外敌”。单从这个角度来做,一个家庭也不会出太大的问题。

  我知道这样说,也会引起很多人的反感,因为很多老人退休后,他们的全部心思都砸在了孙子身上,如果我把他们这样做的潜意识用心给说破的话,我估计我会跟很多人形成不共戴天的关系,但是想一想,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我觉得还是值得的。

家长速看!7种不健康的“中国式家庭”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第4张

  07功利化的关系

  无条件的爱是,我爱你,不是因为你是谁。

  功利化的爱,是你必须会弹钢琴我才爱你,或者说,你必须在社会上取得很多成就我才爱你。

  这种有条件的爱,反映在亲情里,尤其变得悲哀。如果家庭中的血缘之爱、亲情之爱被加入了这些功利性的东西的话,就不知道生活还有什么意思。

  所以,我们要努力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是无条件的,不以他的成功或失败为转移,这样孩子会更有安全感,也更容易取得成功。

标签: 中国人寿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