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很多人都对精算职业有很大的误解,有必要告诉大家一个真实的情况。转一篇文章给大家看看。
陈文
站在保险行业尖端的精算师,向来被称作金领中的金领。同时面对两个金领中的金领,高昭文和梁荦舜向记者展示的,是两条不同的精算人职业道路。不过,尽管一个是半路入行、被同事戏称为“不是精算师的精算师”,一个是科班出身,手里拿着澳大利亚FIAA金字招牌,两个人却有着相同的观点:在精算领域,证书只是小小的助力,经验才是每个精算人最宝贵的财富。
【“非精算师”经验起家】
从数学系毕业,退伍后,高昭文正遇上1988年台湾初向外资保险公司开放的时期。当时的数学系毕业生,大多选择的是IT行业或者做教师,但对保险精算一窍不通的高昭文却选择了加入保险公司,当时他只知道,这一个职业好像跟数学有那么一点关系。
尽管目标是做个精算人,高昭文第一份公司仍是在安泰的IT部门。但是,4个月后,有目标的他抓住了精算部缺人的机会,调进了精算部,开始作为精算人的职业生涯。
从刚开始没有精算背景、什么都不懂,到渐渐着手做保险产品开发、预算工作,高昭文说,最大的诀窍是多问,在工作中积累经验。在公司中,他也面对过考过精算师证书的对手的竞争,但最后,当安泰在大陆设立合资公司时,却是他争取到了精算部门负责人的职位。直到现在做到太平洋安泰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他仍是没有拿到精算师的证书,常被同事戏称为“不是精算师的精算师”。他说,他的经验帮助他十多年来,一路走到现在。
“有精算师这个qualification当然更好,但对精算人而言,经验更重要,很多刚毕业就能拿到证书的人,却没有足够的行业经验,保险公司是不敢要的。”高昭文比喻,这就好比很多硕士博士,虽然学历高,但并不一定有办事能力。所以,对一个精算人来说,最重要的还是从底层一边工作,一边积累,即使已经拿到精算师资格,也要做好从头开始的准备,别总想着一步登天。
【凭Pass更凭实践】
和高昭文不同的是,太平洋安泰的精算部总经理梁荦舜正宗科班出身,1994年从当时澳大利亚唯一一所设有精算科的Macquaire大学毕业,起初在澳大利亚的一家保险公司工作,再跳到香港加盟ING亚太总部,最后来到大陆的合资公司,到1999年初考出澳大利亚FIA精算师资格,算是一路顺风顺水。
一入行,梁荦舜回忆,他还曾经做过打字的活。精算报告有太多的专业术语,因此公司的精算师不敢交给秘书去做,只能让他这样有专业背景的新人操刀。
精算人这个职业,是对公司投放一个产品带来的风险的预测,经验不够,一个错误的判断就会,对公司影响很大。自从拿到精算师资格后,梁荦舜才深刻感觉到,对于这样一个负有重大责任的角色,如果没有好几年的经验浸淫,是绝对不能称职的。
在精算师中,有这么一种说法:考精算师,最好的时光是刚从学校出来,到工作前4-5年这段时间,一是因为那时还有充足的学习能力和精力,二是因为精算师第二部分的内容(精算师考试分为两部分),许多都与实践有关,没有亲身体会无法领会。梁荦舜承认这种观点,而他同样也是在工作5年之后,才正式从精算人转变成精算师。但是,他的感受却是如此轻描淡写:“考过,也许只是对自己的一个交代。”同高昭文一样,他信奉的仍然是经验至上,现在成为精算部的总经理,他只把成就归功于自己长期对公司财务的了解和掌握,而不是那一张小小的证书。
【这是一个高压的职业】
对于众多想加入精算行业的年轻人,两位“精算师”同时给他们的建议是,要有抵抗压力和从零开始的的心理准备。
从准备入行的时期,未来的精算人就要开始学会应付压力。梁荦舜回忆,当年在学校时,精算科最开始有90个同学,一年后就剩下45个,最后毕业的只有30个人不到。“还是因为学起来太难了。”
“精算工作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我们面对的是未来不能预知的东西,压力非常大,因此,喜欢稳定、不愿意变动的人不适合做精算师。”高昭文说。
压力究竟有多大?高昭文形容,精算工作就像是跟时间赛跑,上级上午出题目,下午就要求给出答案,而这些决定往往是需要承担重大风险的决策性问题。因此,精算师做决定不仅要快,还要精确。
对新人们,两位“精算师”给出的入行建议只有一句话,放下身段,从头开始,这是唯一的做法。因为,只有当你有足够的经验后,才能胜任这份需要承担重压和重责的职业。
当然,精算人的就业面也并非是保险公司一条路,对新人来说,会计师事务所、投资公司、银行、保监会等机构,都需要精算师加入。而在保险公司里,精算师也有很多专业方向可以选择,涵盖寿险、产险、团险和投资等领域,梁荦舜说,精算师的职业发展方向可以有两条路选择:一是成为这些专业领域中的精算专家,二是往管理层走。而这两条路正是梁荦舜和高昭文目前所处的状态。
【被夸大的“金领”】
被“金领中的金领”光环笼罩,高昭文和梁荦舜却始终否认这样一个称号。他们告诉记者,希望通过这次采访的机会让所有有志于这条职业道路的人纠正这个“金领误区”,精算人的道路绝非如传闻中那般光辉灿烂,和其他职业一样,它需要自我的努力,更需要从头做起,甚至不排除出现职业危机的可能。
“在美国,人力市场上的精算师其实已经富余,精算系毕业的学生找不到工作的人并不少,成熟的精算师也有职业危机。”高昭文觉得他的话并非危言耸听,他认为,目前精算师身价的抬涨,是因为内地的保险行业刚刚起步,发展又快,而本土的精算师人数却很紧张,但是,这样的状况未必会持续太久。
更要注意的是,精算师靠的是经验吃饭,而内地的新保险公司陆续开张,有经验的精算师却是难求,这使得一些尚未通过全部精算师课程、行业经验又不足的准精算师匆忙被请来救急,结果只能拔苗助长。
“一般,一个有5年工作经验的精算人员才能独立运作工作,在内地较紧张,3到4年就能用,但在外资保险公司里,我们都是习惯自己培养人才,很少到外边去请人。”高昭文说。
在收入上,其实精算行业的薪水并非是天文数字。高昭文告诉记者,刚毕业的本科生从事精算工作,月薪不过2000元左右,比普通的大学毕业生高不到哪里去,不过,有4-5年工作经验的精算师,月薪能达到2-3万,算是个收入不错的职业,但金领的说法,还是有点夸大。
链接
与“不确定”打交道的精算师
精算学在西方已经有300年的历史,它是一门运用概率论等数学理论和多种金融工具,研究如何处理保险业及其他金融业中各种风险问题的学科,是现代保险业、金融投资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精算师是运用精算方法和技术解决经济问题的专业人士,是评估经济活动未来财务风险的专家,是集数学家、统计学家、经济学家和投资学家于一身的保险业高级人才。总之,精算师是同“未来不确定性”打交道的,宗旨是为金融决策提供依据。
标签: 寿险精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