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太保”、“少保”、“十三太 保”、“神行太保”等词,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法西斯 的国家秘密警察也被称为“盖世太保”,那么“太保”一词有什么 来历呢?《汉书。贾谊传》有“昔者成王幼在襁抱之中,召公为太保, 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
此三公之职也。于是为置三少,皆上 大夫也,曰少保、少傅、少师,是与太子宴者也。故乃孩提有识, 三公、三少固明孝仁礼义以道习之,逐去邪人,不使见恶行。贾 谊提到的就是中国古代官职中的三公三孤,它们分别是:太保、 太傅、太师,合称三公;少保、少傅、少师,合称三孤。
其中“保”意 为“保其身体”,“傅”意为“辅之德义”,“师”意为“道之教训”,这 六位官员最初就是侍奉小帝王们的男保姆,但因为他们是帝王 的师长近臣,官位便是百官之长。《初学记》引《汉官仪》云:“太 师太傅太保皆古官也,殷太甲时伊尹为太保,纣时胥余为太师, 武王克殷作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
”这三种官位里,太师 最兩,太傅次之,太保最下。到了秦汉时代,以大司马(太尉)、大司空、大司徒为三公,太 师、太傅、太保成了旧三公,至宋代官制改革才又恢复了其三公 称号,但再无实权,只成为官员的高级头衔而已。除了皇帝周围 的三公三孤外,太子也设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 师、太子少傅和太子少保。
中国古代官员获得三公三孤的称号 是很大的殊荣,清代名臣张之洞、李鸿章等也不过得到个太子太 保衔,袁世凯也只是个太子少保。而明代的道士陶仲文因受嘉 靖皇帝推崇,不仅得到礼部尚书街,还兼少师、少傅、少保三衔, 号称“古今所未有”。
至于民间传说中五代时晋王李克用手下的“十三太保”,都 是些赳赳武夫,《水浒传》里戴宗号称“神行太保”,再到后来希特 勒的特务警察叫“盖世太保”,连蒋介石、冯玉祥也都有了 “十三 太保”,今天连街头混混也称作“太保”,“太保”已远不是古代皇 帝边上那位温文尔雅的忠厚长者了。
标签: 太保寿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