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下水后,保险资金也将下水,请各位高手分析一下。
房地产代理行仲量联行22日发布《正在崛起的中国机构投资者》白皮书,认为中国机构投资者正在取代外资投资者成为中国商业地产投资主力。即将出台的新保险法将允许保险资金投资房地产,若按国际通行惯例保守估计,中国保险公司将可在国内房地产市场上投资2360亿元人民币。
《中国证券报》报道,白皮书显示,2005年至2007年间,外资投资者在中国一、二线城市占据了大宗优质商业物业投资交易近60%的市场份额;外资投资购得了大量京沪以及重要二线城市的写字楼购物中心、物流仓储等物业。但在过去的一年半当中,由于金融危机冲击导致全球范围投资紧缩,加之中国政府实施了更为严格的投资审核程序,财务状况相对健康的国内投资者开始活跃起来。伴随着外资市场投资份额的大幅萎缩,内资所占比重从2008年的36%上升到今年上半年的70%。
与此同时,新保险法有望于今年10月1日推出,届时本土保险公司将被允许直接投资房地产市场,正在修订的保险法草案将限制、引导投资人重点关注商业地产。考虑到保险业集合资产的规模,新的保险投资政策具有大大改变中国房地产投资格局的可能。据仲量联行统计,2008年中国保险公司总投资额为22500亿元人民币,如按照其他国家的通行惯例保守估计,届时将可有2360亿元规模的投资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白皮书还推测,中国政府可能在明年内批准建立国内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届时通过投资REITs等,信托资金将间接投资于房地产市场。
保险巨头提前布局不动产投资
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细则有望在10月出台,国寿、平安和人保等保险巨头目前正积极布局,纷纷开展与大型房地产集团的战略合作。业内人士指出,不动产投资渠道的开拓将有利于实现保险长期资金的合理配置,为保险公司带来长期稳定的收入。保监会也将通过制定具体投资标准来防控风险。
保险巨头提前布局
将于10月1日实施的新《保险法》为保险资金增加了不动产投资这一新渠道,保监会近日也表示,不动产投资细则最晚将于10月底出台。尽管还需等待最后的“一声令下”,但国寿、平安和人保已经纷纷采取一系列大动作,以争取提前布局,把握投资机遇。
平安借助旗下信托公司大举进军房地产业,先是 金地集团(行情 股吧),然后是绿城集团。尽管之前平安信托已开展过多个房地产投资,但是与上述大型地产集团的合作还是第一次。平安在合作中承诺,三年内投资额将达到250亿元,平安将主要通过信托公司的第三方资产管理平台,针对合作项目设计具体的股权信托计划,和房地产集团一起投资优质住宅项目以及城市综合体项目。
“平安投资房地产不是直接做开发,而是在房地产行业寻找有稳定现金流收入的资产,与保险资产的长期负债性相匹配,如酒店、商场、公寓等,随着未来经济复苏和通胀的趋势,这些资产将对公司的利润产生正面影响。”平安资产董事长陈德贤在中报业绩说明会上的表态,为保险企业热衷不动产投资作出了注解。
中国人寿(行情 股吧)也在积极布局,国寿投资与信达投资公司在7月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商业地产、酒店投资和物业管理等业务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另有媒体报道称,中国人寿正考虑与金融街在投资不动产方面进行合作。
无独有偶,人保集团旗下的人保投资控股公司则已经与金融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拟在投资不动产的政策研究、项目开发方面进行合作。
投资风险可控
保险公司对不动产投资的热情期待,源于当前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的限制。国际统计资料显示,只有当保险公司的资金年收益率在7%以上时,其经营才能进入良性发展轨道。但国内保险公司除2007年因资本市场大牛市创造出12%的历史高点外,平均投资收益只有 4%左右,投资渠道的限制无疑是原因之一。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投资不动产有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在退出机制上受到制约,变现能力很差,存在流动性风险。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对此表示,对于寿险公司而言,大部分保单的有效期都是10年至20年,对流动性要求相对不是很高。此外,保监会即将出台的细则会对投资比例作出限制以控制风险。
标签: 保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