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听取民声民意 北京强化人口服务管理工作

艾奇保险网 71 0

  北京市积分落户试行政策已于2019年12月31日到期,有关部门对政策进行了修订。2020年5月13日-6月12日,《北京市积分落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和《北京市积分落户操作管理细则》(征求意见稿)在首都之窗网站公示,面向社会征求意见,时间为30天。

  北京作为首都,既要坚持减量发展,严守人口总量上限,又要优化人口结构,保障城市发展活力;还要做好长期稳定在京就业生活、符合条件的常住外来人口落户工作,共享和谐社会发展成果。政策修订期间,相关部门也积极征求了专家学者及法律顾问的意见建议,基于政策试行期间的全过程评估,形成了此次征求意见稿。

  2016年8月以来,北京市先后制定出台《北京市积分落户管理办法(试行)》和《北京市积分落户操作管理细则(试行)》,并于2018年4月正式启动申报。按照每年6000人并同分同落的安排,2018、2019年共有1.2万余名申请人获得落户资格,截至目前已有11189人办理落户,随迁子女8631人,共计落户19820人。总体看,政策实施取得了积极的社会效果:一是为长期在京合法稳定就业居住的普通劳动者开辟了一条公开、公平、透明的落户渠道。统一申请条件、赋分标准和审核程序,对所有申报者一视同仁,秉承“便民、公正、诚信”原则开展申报服务。合法稳定就业和居住积分占比超过60%,落户人口从业分布广泛,覆盖现有行业分类的80%,大学本科学历占5成,专科及以下学历占2成,符合面向普通劳动者的政策定位。二是不断完善申报管理,为政策长期施行积累了宝贵经验。国家部委、市、区三级部门协同,运用政务数据比对,最大限度减少自由量裁,有效避免权力寻租。完善“全网通办”、增设申诉环节,优化审核流程,为申请人提供了细致便捷的服务。三是积极听取民声民意,强化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北京市积分落户也是人口管理服务的创新实践,政策试行以来,各部门密切关注实施情况,了解社会诉求,持续评估总结,为修订完善政策、优化提升人口服务管理水平打下了坚实基础。

  事实上,北京市作为超大型城市,一方面要为生活在这里的所有人提供好服务,另一方面又要努力缓解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多难中实现这种平衡需要一个过程。长期以来,广大的劳动者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保障其合法权益、增强融入感和归属感,是北京市人口管理服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目前,北京市已形成了以居住证为载体的“3+6+7”政策体系,已经覆盖了常住外来人口。按照国家和北京市有关规定,居住证持证人可享有“劳动就业”“参加社会保险”“缴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积金”等3项权利,“义务教育”“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计划生育服务”“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法律援助和其他法律服务”“国家规定的其他基本公共服务”等6项基本公共服务和“办理出入境证件”“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机动车登记”“申领机动车驾驶证”“报名参加职业资格考试、申请授予职业资格”“办理生育服务登记和其他计划生育证明材料”“国家规定的其他便利”等7项便利,依法保障常住人口的基本权益。

  在此基础上,为落实国家户籍制度改革意见要求,北京市积极创造条件,不断扩大持居住证可享有的公共服务范围,居住证持证人在北京市可享有奖助学金、老年人优待、临时救助等公共服务,符合缴纳社会保险年限条件的还可享有参加中职高职考试、申请共有产权房和公租房、购买商品住房、申请小客车指标等公共服务。

  积分落户规模的确定需统筹考虑国家要求、城市人口调控目标、综合承载能力和政策关联影响等多方面因素。2018年,北京市经统筹考虑、深入分析、研究平衡,确定了政策试行期间每年6000人的落户规模,并实行同分同落,考虑后续亲属投靠,未来每个家庭还会连带1至4人投靠落户,对人口调控工作带来一定挑战。因此,现阶段北京市积分落户规模将保持基本稳定,同时,北京将对全市户籍人口增长情况开展综合评估,择机适度稳妥扩大积分落户规模,给予更多符合条件申请人公开透明的落户机会。

  建议今年拟申报积分落户的朋友们,提前做好准备,可以登录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北京市不动产登记领域网上办事服务平台”核实自有住所备案信息、登录教育部相关网站核对学历学位备案信息等。

标签: 北京市社会保险网上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