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报河南10月23日讯 "买平安保险时,销售人员说的天花乱坠,一直说平安车险的服务非常好,价格是保险公司里优惠最多的,没想到到理赔时,保险公司的态度让客户心寒。"说起自己理赔的事情,平安投保客户孙先生是一脸的怨言。
车险理赔遭遇平安人员"变脸"
孙先生称,他是在河南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投保的车险,2012年元月买保险时卖保人说的天花乱坠,承诺的面面俱到,并一再将平安保险公司标榜为慈善类的企业,出于信赖,他选择了平安,图的就是放心、信任;可没想到一时的"放心"反成了"闹心"事。
2012年10月18日早晨,由于孙先生的车在河南信阳出现意外被撞事故,肇事者逃之夭夭。在人生地不熟的情况下,孙先生只好把车辆车开回被投保地郑州办理业务,由于被保人初次投保平安保险,对被撞车辆投保报案索赔以及办理一系列业务不懂,所以打通了当时承办保单的平安公司员工的电话。
10月20日上午8点40分左右,孙先生将事情经过告知当时办理业务的工作人员后,并咨询其怎样办理理赔修车的一些程序。
当时接保单的工作人员称:"我在老家,现在是休息时间,我是那里的销售人员只管卖保险,其他事管不了。"
孙先生又恳请帮忙指引一下,下一步应该怎么办理。卖保人不耐烦的说:"我手里200多个客户都像你这样,我都要忙死了!如有事可打平安客服电话,别的我什么都办不了。"
孙先生再三商量恳求指引,说说怎么办就行,卖保者说:"等星期一上班再说!"说完强硬的挂断电话。
随后孙先生费尽周折办理了相关手续。
10月22日上午9点多,平安投保人员说:"我只管卖保险,其他事办不了也管不了。"
期待真相再遭平安客服"忽悠"
孙先生说,他要求平安保险公司的负责人对自己投保前后工作人员的态度转变进行解释,并在第三方人在场的情况下消除误会。在12点20分被告知,领导都很忙,在开会没时间见他。
在孙先生的强烈要求下,卖保人提供了将其汪姓领导手机号。
孙先生连续三次拨打该号码,两次拒接,一次挂断,无奈被保险者又打电话给卖保者,问为何汪不接电话。卖保者说:"你的电话是生号他不接,不过我刚才跟他说过了,你再打吧。"
孙先生再次拨打汪手机,对方说开会之云云,便不在接听,下午一并讲清楚解决好。12点40分,投保人接到一个手机号码打来的电话,自称是平安客服人员,说一些不痛不痒的言语,没有一句是关于理赔的话。
汪姓负责人约孙先生下午两点见面,至下午17时,孙先生也没见到平安保险公司的任何一位工作人员。
"难道平安保险就是这样的出尔反尔,信口开河的吗?消费者把信任都交给了平安保险公司,为何他们三番五次的推诿扯皮。"孙先生说。
平安保险"理赔难"非个案
记者在网上搜索"平安保险"时发现,像孙先生一样遭遇理赔难的客户大有人在。
一位豫ER8088的轿车留言称:"2011年10月23日,他的车在大广高速发生单方交通事故,后应车主要求我们将车拖回滑县修理,现在车已修好一个月了,但是由于平安保险公司定的车损价格与实际维修价格差距太大,事发半年除车损外,其他诸如物损、高速救援费、拖车费等应当赔偿给客户的费用至今都没能定价,无法理赔。"
该车主表示,通过这件事他深感平安的企业理念与其实际作为很不相符,以前认为平安是一个大公司,有着严格的管理,规范的制度,高质量的员工,高效率的工作方式,时刻为客户着想的服务理念。没想到他对平安保险公司深感失望,其工作效率、员工的服务态度、投诉办理方式,都存在着让人难以容忍的缺陷。
一报案号310602的车主留言称,因为听信了葛优的一句话:买保险找平安,大公司、好品牌、理赔快,所以选择了平安保险公司,谁知道本人因交通事故赔偿了第三者近8万得费用,将理赔材料于2011年4月 12日送到平安保险公司,至今一个半月即将过去却杳无音讯,保险公司也没给任何的理由,当时承诺的30天内理赔成了一句空话难道就这样一直拖着吗?
作为中国第一家以保险为核心的上市公司,其"服务至上诚信保障"的承诺,不能沦为一种谎言和忽悠。
"你的平安,我的承诺",到底能兑现多少?消费者拭目以待。关于事态发展,本报将给予继续追踪。(记者 夏来栋)
标签: 平安保险客服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