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人寿保险行业----《我与某保险公司接触全记录》

艾奇保险网 93 0

  写此文章,仅有一个目的,让大家看清楚被误解的“保险本身”,和“保险行业”,之间的文化差异。告诫意志薄弱的毕业生们,和拥有一定思辨的成熟人士们,尽量远离人寿保险行业。

  人寿保险公司名词释义(法律版):

  保险人:保险公司

  保险代理人:代表保险人的利益,向市场推销保险的自然人。

  通常我们说的“卖保险的”,就是指保险代理人。今天你打开所有的招聘网站,我可以100%给你打赌,以保险公司名义的职位,是最多的,其次是二手房职位,第三应该是投资理财公司职位。本人这一年多时间里,非常有幸!这三个职位,我都见识过。因为我想发展,我想从事业单位出来,在与人打交道上下一些功夫。2013年3月,在亲戚的带领下,进入了某人寿保险公司培训,因为自己性格偏自闭型,选择保险行业,学习人际关系的奥秘,想必应该是最快的行业。今天,我以回忆录的形式,告诉有缘的所有读者,我的保险代理人经历,以及我走之后,我所在的保险团队,是如何影响我现在生活的。

  ㈠我家亲戚,是以什么方式和说服力让我选择她的?

  她是我在每一年只能重大节日见到1-2次的无血缘远亲,一名几近中年的新妈妈。在2013年2月一场家庭大型80岁寿宴中,我们在同一桌上聊了起来,客人散去之后,我们吃到了最后,亲戚让我用话筒清唱一首歌,反正有音响,今天大家也都很高兴,于是我就坐位上,清唱了《大海》,《月亮之上》,《青藏高原》等。这时,这位X亲戚不断的在赞美我,并强调:“你这个声音,在我们保险公司来,随便当个讲师嘛!”X嫁入我大叔家10年左右,生活十分富足,我从2012年9月就听家里人说X在保险公司。人的磁场和影响力就是这样:人们永远不会去找一个比自己穷的人指路,故,我坦诚告诉她我正在考虑换工作,她也比较了她的月薪是我在事业单位的10倍。注意!这就是关键:利益诱惑!利益于我,不足以成为诱惑,我的自闭思维方式,还是基于理性,但是去了解一下,又何妨?反正要出来与人打交道,保险也一直是最锻炼人际交往能力的行业,因为人寿保险这个商品十分特殊!只能个人对个人销售。可以说,我不是被忽悠进保险行业,是因为想学习,我告诉X:“不用告诉我以后能挣多少钱,哪怕我2013年一分钱不挣,我只想学习人际交往的能力。”X:“那好,我给你安排去听一堂讲座嘛,你先了解一下。”散会之后的第二天,我接到了X的电话:“你昨天在饭桌上和我说的,是真的嘛,不是开玩笑的嘛?”我说:“当然啊!”X:“那好,这个星期三晚上,你来我们公司。。。”介绍一下背景:在2013年1月春节中的一天,我就已经见过X,在城西的一次大家人的年夜饭里,X看见我女朋友开了一辆越野载着我们一家人和X一家老小告别的时候,X在车窗边向我女朋友表达了赞美和关心。这些细节,已经成了X打我主意,打我女朋友主意的战略伏笔。一切都是因为:X从事着一项人脉影响人脉的工作----人寿保险代理人。可以说是缘份和需求,我正好要出来找工作,她又可以提供一个我正好想要的工作,故,X十分轻易的为我开了一扇久违的社会朝阳行业之窗。毫不费力的把我引入到她的麾下。大家注意:此时的她,没有向我介绍保险这个商品是什么,她的算盘还在打另外一个人,我的三表妹。因为她对整个大家庭,远的近的,都有所了解,因为她从很小年龄,就在做销售。X在2013年3月之前,给我的感觉就是:很能干,很会教育孩子,她的女儿,即我的妹妹,才5岁,的确是她最成功最满意的作品!

  这是一切的起源,我在事业单位完成“越狱”的梦想时,适逢刚当做保险3个月的亲戚X的gank。

  实际上,我的爸爸妈妈在我初中时期,做过几个月当时的传销,我是觉得我在有足够的个人思辨下,接近保险行业的,保险行业有类似当年传销的各种绯闻,我所在的事业单位,这4年多,每一天,其实一直都和公益性质的保险打着交道。因为,自己可以几乎坐着拿钱,就根本没有多去研究每天我的互助保险工作,到底有多深的社会内涵。我作了充分的准备,第一次去认识保险行业。

  第二篇:第一次听人寿保险的“创业说明会”

  星期5的晚上,我和女朋友应约来到保险公司的某大型多媒体厅,一路上,过道的墙和窗上,都贴着各部门保险明星的风采,以及此保险公司的企业愿景。人气不错,装修很精致,会议靠墙是大讲台,有投影,正中央是几张方桌,均围着规矩的椅子。进门有穿着西服正装的人把守和接待。X今天因事不能到来,X亲威让一男同事Z,接待我们入座,Z面带微笑,和X一样,都是外地口音,要说文化层面,很低,但是职场味,的确很浓!衣冠楚楚。当周围所有人都有职场味的时候,这就是氛围,氛围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举止。任何公司的团队建设都非常重要,为什么有这样的氛围,保险公司一定是世界上所有行业里最懂营销,和团队建设 的。Z给了守卫3张门票,引我们进场,这也是会议营销的重要环节,客人心理会想:“呵哟,这个会议好值钱哦!到底讲啥子哦?”提升好奇心。讲座开始,会议营销的精髓就在于,主持人和主讲嘉宾,不能是同一个人,主持人必须恭敬的把话筒献给嘉宾,且观众席上要有足够的托,羊群效应在中国任何场合都是铁律,比如股市!营销,即营造销售氛围!此时,一位40岁左右,玉树临风的总监登场了,先是暖场,真的,口才很好,很幽默,很油,他唯一不好的就是有个口头禅:“那个什么呢?”一分钟可以听到两次。“什”字还是平舌音。然后就是他从1998年做保险,到今天如此成功的个人全记录。幕墙上的图片是他的别墅和汽车。永远不提保险本身,只强调了他的成功是因为保险行业,至于为什么,不知道,他没讲。讲的途中,旁边的Z是在偷偷观察我们的表情,并适当的对我们加以解释。我的确很喜欢台上这样会说话的人,我很羡慕他的本事,至于他的车和房,我根本就没有看清楚。结束后,Z当然要问,听了感觉怎么样嘛?还会关心我现在的情况,辞职计划等。然后例举一些他身边的成功案例:"某人和你一样,也是哪里出来的,年龄相仿,他做得怎么样。你们的Z亲戚做得那么好!她肯定把你带得出来。“因为是晚上,不能办理新人培训手续,所以,留给了保险代理人足够的时间,来拿下”准新人“。回家后,我也不兴奋,只是觉得,保险行业一定是我要考虑的备选之一,这堂课只传达了我这些信息:1.保险公司很正派,2.保险行业可以造就别墅梦,3.保险精英说话是八耳玲珑。那一天,是星期5,我于星期2就已经递交了辞职报告。也顺理成章的,在下个星期2的样子,去了Z的职场参观。

标签: 人寿车保险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