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吉林2024年养老金会上涨,涨幅预估为3.5%。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物价水平逐渐上升,退休人员的生活成本也在逐年增加。然而,老年人往往面临医疗、养老等方面的额外开支,导致退休金难以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因此,养老金调整成为必要的方法,以适应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生活压力。接下来随着社保网小编了解一下2023吉林养老金怎么调整的,如何计算的?吉林2024年养老金调整方案预计是怎么调的?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探究吧。
一、2024年吉林养老金还会上涨吗?吉林2024年养老金上调方案细则预估最新消息
2024年吉林养老金会上涨!根据相关机构的数据介绍和预估,2024年养老金涨幅预计为3.5%,这是对当前经济形势和人口变化的综合考量后得出的结论,但这并不表示是最终的结果。
养老金调整的幅度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形势、社保体系的可持续性等。如果经济形势不理想、社保基金压力加大,养老金的涨幅很有可能会进一步下调。这无疑会对退休人员的待遇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回顾:2023吉林养老金上调方案细则新消息
按照吉林省关于2023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消息,经有关部门批准,现就2023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有关事项方案如下。
一、调整时间和范围
从2023年1月1日起,为2022年12月31日前已按法规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含退职人员,下同)调整基本养老金。
二、调整方案和标准
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方案。
(一)定额调整
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0元。
(二)挂钩调整
1.与缴费年限(工作年限)挂钩。退休人员缴费年限25年以下部分,每满一年,每月增加1元;缴费年限26年至30年部分,每满一年,每月增加2元;缴费年限31年至35年部分,每满一年,每月增加3元;缴费年限36年及以上部分,每满一年,每月增加4元。
上述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含特殊工种折算年限)不足一年部分均按一年计算。按照“五七家属工”方案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退休人员不参与缴费年限挂钩调整。
2.与基本养老金水平挂钩。退休人员月增加额为2022年底本人月基本养老金(不含职业年金)数额的1.25%。
(三)倾斜调整
以下退休人员再适当增加基本养老金。
1.高龄退休人员。截至2022年12月31日,年满70-74周岁的每月增加25元;年满75-79周岁的每月增加35元;80周岁及以上的每月增加45元。
2.艰苦边远地区县(市、区)企业、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5元。
3.企业退休军转干部按上述标准调整后,基本养老金达不到调整后当地(所在市、县,省直管统筹单位为省)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的,补足到该水平。
(四)其他事宜
1.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改(2014年10月1日)后新退休人员,若目前领取临时核定待遇,暂按目前临时核定待遇为基数确定与养老金水平挂钩调整标准,待按调整后的方案重新核定基本养老金后,已领取的待遇多退少补。
2.已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符合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待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后,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重新计算待遇调整标准。
3.退休人员调整增加的基本养老金,按照退休时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包括过渡性养老金)所占基本养老金的比例,分别从其个人账户余额和统筹基金中列支,个人账户余额为零时,全部从统筹基金中列支。
三、资金渠道
(一)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调整基本养老金所需资金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列支。
(二)参加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调整基本养老金所需资金从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列支。
(三)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可参照本方案执行,调整所需资金由原渠道解决。其中,对于应参加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待正式参保后再行调整待遇发放渠道,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将依据相关法规由各级有关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参保单位按照“多退少补”的原则进行结算。
四、组织实施
(一)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工作,由退休人员待遇发放地社会保险局按照调整方案核定新增待遇,安排资金,组织发放。未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调整基本养老金按原渠道组织实施。
(二)调整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工作,按照属地原则,由各参保单位主管部门、当地人社保部门、社会保险局共同组织实施。尚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调整基本养老金,应按有关程序履行审批手续。
三、2023年吉林养老金计算公式举例说明,测算2024年的你能领多少钱养老金?
据社保网小编了解到,养老金的计算是根据一定的公式进行的。通常,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包括两个主要要素:缴费年限和个人缴费金额。
具体而言,养老金计算的基本公式可表示为:
1、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2、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2×缴费年限×1%,
3、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其中,个人月缴费基数是根据职工的工资水平进行确定的,缴费月数即为职工缴纳养老保险的月份数量,而缴费比例是由有关部门确定的。
(全国各地区的计算公式不同,详情请咨询当地社保局)。
例如:根据上述公式,假定男职工在60岁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000元。
一、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乘0.6)除2乘15乘1%=48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乘1.0)除2乘15乘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乘3.0)除2乘15乘1%=1200元
二、累计缴费年限为40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乘0.6)除2乘40乘1%=128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乘1.0)除2乘40乘1%=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乘3.0)除2乘40乘1%=3200元
个人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除139具体可看:养老金计算公式
综上所诉,而且从计算公式中也可以明显看出,基本养老保险费缴纳的年限越高,缴纳者所获得的养老金也就越多。
四、吉林养老保险领取条件是什么
1、养老保险领取需要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也就是男性是60周岁,女性是55周岁,如果没有达到这个退休年龄的话,是不能允许养老保险待遇的。
2、保险待遇的领取需要养老保险,累计缴纳满15年之后,并且同时满足上述一的条件,才能办理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两个条件有一个没有满足,都是不能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的,缴纳年限不足15年了,可以补缴至15年也可以继续缴纳至15年,那我们也可以选择领取个人账户养老金,而选择不享受养老保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