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定义重疾险怎么买?如何判断保障责任好坏?(鉴保篇)

艾奇保险网 144 0

这是一篇能帮你节省大量时间和金钱的宝藏文章!

如果你不了解重疾险,

不清楚重疾险保什么,

不知道重疾险怎么挑选,

那么,我强烈建议你阅读这篇——头条最全最实用的新重疾险挑选指南

重疾险的保障责任其实也分三六九等。

有保障疾病数量多的;有赔付比例高的;有保障时间长的;也有理赔标准宽松的……

普通人一般只知道对比数值大小,但更多的比如赔付规则方面的可能就忽略了。

下面我会拆开每一项保障责任细节,教你如何正确对比。

1. 重疾责任上面我们提到,重疾险都会涵盖统一规范的28种重疾。

且这28种占到了重疾发病率的95%以上。

所以,一款重疾险保障多少种重疾并不是重点。

最重要的,是给付的重疾保险金,也就是患重疾时真正能赔到手的钱。

重疾的赔付公式是:保险金=基本保额*赔付比例。

所以保险金实际和两个因素有关:

第一,就是基本保额。而保额的多少,和你的钱袋子最有关。

想买更高的保额,就得交更多的保费。

例如:10万保额,对应保费为1779;

2021新定义重疾险怎么买?如何判断保障责任好坏?(鉴保篇) 第1张

20万保额,对应保费为3558。

2021新定义重疾险怎么买?如何判断保障责任好坏?(鉴保篇) 第2张

如果想未来某一天出险时获赔更多保险金,只要在投保时多花钱买更高保额即可。

第二,就是赔付比例。相同情况下,赔付比例当然越高越好。

重疾的赔付比例一般为100%基本保额,

即买50万保额最后就能赔50万。

但现在,有不少重疾险都有首次重疾额外赔付责任。

只要满足一定条件就能获得更多保险金赔付。

整理了几十款重疾险的重疾额外赔责任,

我发现赔付规则由好到差大致有三档:(1)第一档:60/61周岁前额外赔

以复星联合福特加为例:60周岁前额外赔100%保额。

2021新定义重疾险怎么买?如何判断保障责任好坏?(鉴保篇) 第3张

假如购买了50万保额,60周岁前出险可赔100万。

保障时间上可保至60周岁或更久,

同时没有其他的赔付条件限制,实用性最强。

(2)第二档:只保障10~15年

以复星联合阿童沐为例:

2021新定义重疾险怎么买?如何判断保障责任好坏?(鉴保篇) 第4张

投保前15年且50周岁前,额外赔100%保额。

赔付比例倒是很高,相当于重疾双倍赔付了。

但和前者相比,阿童沐在保障时间上明显缩短。

除保至50周岁前外,还有保单前15年的限制。

但实际上可能保障不了15年。

比如45岁的人投保,额外赔付只能保障到50周岁,实际享受的额外赔付保障只有5年。

因此实用性稍微差了一些。

(3)第三档:只对某些疾病额外赔

这一类产品比较少,首次重疾额外赔只针对部分疾病,较为苛刻。

比如中华健乐佳倍,只对首次癌症额外赔付,且赔付比例只有20%。

2021新定义重疾险怎么买?如何判断保障责任好坏?(鉴保篇) 第5张

万一罹患的是高发的心脑血管疾病,显然就不适用额外赔付了。

这种的实用性比起前两种会再差上一些。每种重疾险的限制条件、赔付比例都是不一样的。

在选择首次重疾额外赔付责任时,注意这三个原则即可:

一,限制条件越少越好;二,保障时间越久越好;三,赔付比例越高越好。如果你还不知道怎么对比,可以随时咨询,我将为你解疑答惑。

2. 中症/轻症责任2020年重疾险新定义是保险业的一件大事。

而新重疾定义虽然首次对轻症疾病做了统一规范,

但我实话告诉你,对产品责任的影响很!有!限!

不同的产品,在轻症和中症保障上的差距仍然很大。

有多大呢?就拿赔付比例来说:

轻症赔付,最低的只有20%保额,最高的可能达到50%保额。

因此,在挑选重疾险时,轻症、中症责任仍然值得我们多花心思。

关于轻症和中症责任的对比,我们最需要关注这三个方面:(1)一看高发疾病涵盖是否全面《重疾险新定义》对恶性肿瘤—轻度、较轻急性心肌梗死、轻度脑中风后遗症进行了统一规范,所有的新定义重疾险必须包含上述疾病,甚至连赔付标准也必须一致。但实际上,最高发的轻中症疾病远不止3种,而是有11种。

2021新定义重疾险怎么买?如何判断保障责任好坏?(鉴保篇) 第6张

比如轻症会看含不含原位癌、冠状动脉介入术、慢性肾功能衰竭等。

中症一般会看含不含中度脑中风后遗症,中度面积烧伤等。

鉴别一款重疾险轻中症责任的好坏,不能单看疾病数量,还要确认11种高发疾病是否全面。

在实战篇,我会帮大家详细拆解每款重疾险的疾病涵盖情况。除了高发疾病,还要注意同种疾病在不同产品中病种设置的问题。

什么意思呢?

一些产品将某些高发疾病按轻症来赔,赔付比例可能只有30%;

但别的产品,可能将同样的疾病分到中症责任里,按照50%甚至60%的比例进行赔付。

神奇的是,后者赔的更多,赔付标准和前者相比却并没有变严格。

举个例子产品名称:昆仑健康保普惠多倍版VS复星联合福特加疾病名称:早期肝硬化赔付比例:昆仑健康保能赔30%基本保额,福特加能赔70%基本保额

2021新定义重疾险怎么买?如何判断保障责任好坏?(鉴保篇) 第7张

再看两款产品对于早期肝硬化的理赔标准部分,基本上没有区别:

2021新定义重疾险怎么买?如何判断保障责任好坏?(鉴保篇) 第8张

2021新定义重疾险怎么买?如何判断保障责任好坏?(鉴保篇) 第9张

所以,结论就是:同样的情况下,福特加可以多赔40%保额,按50万保额计算,相差了20万元!所以,想要获赔的概率更高、获赔保险金更多,当然要选择轻、中症疾病设置更合理的重疾险。

(2)二看赔付条件谁更优秀在谈到轻中症的赔付条件时,通常会比较多次赔付间隔期和疾病分组情况。因为这通常关系到轻症多次获赔的概率。

但统计了几十款重疾险,我仅发现2款产品轻症有间隔期:

弘康哆啦A保2.0,轻症赔付间隔期180天;中华健乐佳倍,轻症赔付间隔期90天。

而轻中症疾病分组的情况也极为少见,几乎没有。

关于赔付条件,最值得一说的其实是疾病的理赔定义。

虽然对于最高发的3种轻症,官方已经给出了完全统一的疾病理赔标准。

但,其他的轻症疾病呢?

以原位癌为例。

原位癌指的是还没有浸润扩散的癌细胞,简单来说就是最早期的癌症,危害性相对较轻,一般几万块就可以治好。

原本原位癌是包含在极早期恶性肿瘤或恶性病变的保障责任里的,

可是《新定义》重疾险中,恶性肿瘤-轻度不再保障原位癌了,新定义也没有对原位癌责任做统一规定,而是由保险公司自行增加或规定赔付标准。

朋友们,注意这里的“自行增加或规定”啊!

这就跟老师告诉学生:“今天的家庭作业写不写自愿”一个道理!

肯定有保险公司增加了,肯定也有保险公司没有增加。

有的产品赔付标准宽松,有的产品赔付标准严格。果不其然!我查找了3款产品原位癌理赔标准,发现差别很大。

2021新定义重疾险怎么买?如何判断保障责任好坏?(鉴保篇) 第10张

2021新定义重疾险怎么买?如何判断保障责任好坏?(鉴保篇) 第11张

2021新定义重疾险怎么买?如何判断保障责任好坏?(鉴保篇) 第12张

三款产品的赔付标准都不一样,帮你翻译一下:①复星联合福特加:限制较少,甚至对CIN-2的宫颈原位癌也可以保障;②横琴无忧人生2021:限制稍多,像癌前病变、CIN-2宫颈上皮病变、不典型增生也不能保障;③信泰达尔文5号:限制最多,多种疾病都不能保障,并且还要求已经接受针对原位癌病灶的手术切除治疗,没有经过治疗就不能赔付。

在原位癌理赔宽松程度上,①>②>③。

其他几十款重疾险,原位癌理赔标准基本都是这三种。

大家碰到了,直接对号入座即可。

同理,除原位癌外,其他的部分轻症疾病,可能也存在理赔标准差异,这里就不过多展开了。(3)三看赔付比例谁更高虽然新定义对于3种高发轻症,规定了赔付比例不得超过30%保额。

但每位精算师对于新定义的解读都是不一样的,设计的产品也在赔付比例上多少有一些不同。

对比了几十款新定义重疾险后,我发现轻症赔付比例大致有3种情况:

2021新定义重疾险怎么买?如何判断保障责任好坏?(鉴保篇) 第13张

第一种,轻症赔付比30%更低:比如平安、太平洋的几款新重疾险,还是保持了一贯的轻症保障水准。

纵是迭代了十几个版本,轻症比例还是只有20%!虽然平安的产品有“运动加保额”的轻症比例加成:

2021新定义重疾险怎么买?如何判断保障责任好坏?(鉴保篇) 第14张

但对于轻症保额的提升不大(只有1%或2%),

即便加上,轻症赔付最高还是只有22%保额;

而且生效周期长(第三年才生效),并不能立刻用于轻症保险金赔付。

第二种,轻症赔付比例为30%:大家不要觉得轻症赔付30%很少。

当前主流的重疾险产品,比如粤港澳大湾区重疾险、和谐福满一生等,

都是严格遵守保额的规定来的,轻症赔付30%保额,一般来说治疗轻症是够用的。第三种,轻症赔付超30%比例:①福特加轻症可赔6次,轻症赔付比例递增,最高可达75%基本保额。说实话,轻症6次赔付,基本用不完,实用性不强,75%保额,噱头的成分或许更多一些。②复星联合阿童沐轻症赔付分两种:6种高发轻症为30%基本保额,特定疾病的轻症为45%基本保额。毫无疑问是比较走心的疾病赔付设计。但几种高发轻症赔付比例仍没有超过30%,实用性一般。③横琴无忧人生2021:70周岁前,轻症可赔45%基本保额;70周岁后为30%基本保额。这可能是当前新重疾险中实用性最强的轻症赔付设计了。保障时间更久,而且70周岁前45%保额的赔付比例,对高发轻症疾病同样适用,也超出了新定义规定的赔付比例上限。

2021新定义重疾险怎么买?如何判断保障责任好坏?(鉴保篇) 第15张

每家保险公司对于新定义的解读都各有不同,设计出的产品形态也各异。

就目前看来,新重疾险的轻症保障并没有因为政策因素而缩水,

甚至完全有望超过旧定义重疾险时代的水平~

3. 特定疾病额外赔付责任各家保险公司特定疾病保障都不太一样,根据人群一般分成三种:少儿、成人男/女性、高龄特定重大疾病。

在这里我着重分析一下少儿特定重大疾病,也是大家最关心的一种。

其他两类人群的特定疾病保障,在对比时参照同样的逻辑即可。少儿特定重疾额外赔付责任好不好,一般要关注这三个方面:①高发重疾是否涵盖?②赔付比例高不高?③保障期限怎么选?

(1)高发重疾是否涵盖?

我查找了相关数据,帮大家整理出了儿童高发的特定重疾表。

一般来说,少儿比较高发的特定重疾有以下16种:

2021新定义重疾险怎么买?如何判断保障责任好坏?(鉴保篇) 第16张

当然,很多重疾险肯定是无法全部涵盖这16种的,

只要涵盖最高发的白血病,就算其他的疾病少了几种影响也不大。

但从最理想的角度考虑,高发病种肯定涵盖的越全面越好。(2)赔付比例高不高?

目前新定义的少儿重疾险还比较少,只有十几款。

大部分少儿重疾险,少儿特定疾病一般都能额外赔付100%保额。

加上基本重疾保险金,通常都可以做到少儿特定重疾2倍赔付。

当然,不排除未来的新产品赔付比例更高或者更低。

我的挑选建议是:比例越高越好,但高发疾病涵盖更加重要。

以后有新的少儿重疾险上线,我也会尽量同步到这篇文章中。所以请大家点个关注,以后有内容更新也能第一时间收到消息通知!(3)保障期限长不长?

一款重疾险可以保至七八十岁甚至保终身,

但不代表附加责任也能保障这么久。在这里我总结了一下少儿特定重疾保障期限的几种常见情形:

2021新定义重疾险怎么买?如何判断保障责任好坏?(鉴保篇) 第17张

大部分少儿重疾险对于特定重疾的保障时间一般都约定在18周岁前。

但问题是,有一些重大疾病,并非少儿的“专属”。

即便是孩子18岁成年了,乃至25岁、30岁,仍有患病风险。

所以,少儿特定疾病保障期限肯定越久越好。

保18岁的勉强够用,保至30岁的比较优秀,

但最好的还是不限制年龄的,比如妈咪保贝新生版。

2021新定义重疾险怎么买?如何判断保障责任好坏?(鉴保篇) 第18张

在实用性上,推荐①>②>③。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特定疾病保障的挑选方法,欢迎随时咨询我。

4. 恶性肿瘤多次赔付责任目前,许多公司的产品都已涵盖恶性肿瘤多次责任。

但除了赔付比例外,还有赔付的间隔期、保障范围的区别,赔付标准可谓五花八门。

举个例子:

2021新定义重疾险怎么买?如何判断保障责任好坏?(鉴保篇) 第19张

在5个维度的对比中,总是存在产品赔付标准不一样的情况。

当然,在真正对比「恶性肿瘤多次赔付」责任时,不用这么麻烦。

我们一般只需关注二次赔付的间隔期和赔付的比例。

(1)间隔期:选择短的

为什么二次赔付间隔期越短越好?

因为大部分癌症复发发生在治疗后的3年内。

这期间患者的病情不稳定,肿瘤细胞很可能再次活跃,更容易发生转移和复发;

一旦癌症出现复发或转移,间隔期3年的产品就可以赔;5年间隔期的就不能赔。

如果治疗后经过3年还没复发,此时可以认为病情相对稳定、复发率明显降低;

5年后复发的机会则更小。

如果癌症经治疗后生存5年仍未复发,一般可以认为“临床治愈”。

所以,恶性肿瘤多次赔付的间隔期太长(比如5年),获得二次赔付的概率就越小。

因为要么在第3年的时候癌症复发人不在了,要么癌症熬过了5年临床治愈了,用处不大了……目前,对消费者最友好的癌症二次间隔期设置是这样的:

2021新定义重疾险怎么买?如何判断保障责任好坏?(鉴保篇) 第20张

至于其他间隔期5年的,或者首次重疾(非癌症)与癌症间隔期为3年的产品,

只能用一个字形容!“坑”!

(2)赔付比例:选择多的

和选择重疾赔付比例的道理是一样的,赔付比例越高,

恶性肿瘤二次赔到手的钱就越多,对消费者就越有利。

在赔付比例方面,目前最低的也能达到100%保额,

最高的可达160%保额,足足相差了60%保额!

不用我说,相信大家都知道怎么选。

(3)恶性肿瘤治疗津贴

对恶性肿瘤加强保障的并非只有癌症多次赔,

还有一种实用性也不错的保障责任:恶性肿瘤持续治疗津贴。

前者是对第二次癌症提供保障,只要满足间隔期要求,可一次性给付高额保险金;

而后者是着重于首次癌症的保障,对1年后仍在进行治疗的,可连续几年每年发放一定比例保险金。

现在,已经有不少重疾险涵盖这项津贴责任了,比如超级玛丽4号,昆仑健康保普惠多倍版等。

以昆仑健康保普惠多倍版为例,保障内容如下:

2021新定义重疾险怎么买?如何判断保障责任好坏?(鉴保篇) 第21张

间隔期1年,每个持续治疗年度可给付40%保额,最多3次。

可以看到,这项责任最大优势就在于赔付间隔期更短,更加专注首次恶性肿瘤的治疗。

在最初患病的几年内,除了基本保险金给付外,每年还可提供较多的保险金用于治疗,非常人性化。

5. 心脑血管疾病多次赔付责任怎么挑选一款心脑血管疾病保障更好的重疾险?

很简单,其实和挑选癌症多次赔是几乎一样的逻辑。

在看心脑血管疾病多次赔付时,需要关注这几点:

(1)高发心脑血管疾病是否涵盖

心、脑血管疾病是仅次于癌症的高发重疾。

在传统的概念上,心脑血管病是老年病,多发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

心血管病以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为代表;

脑血管病以脑卒中,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为代表。

结合过往保险公司的理赔数据,并咨询了大量专业人士,

我总结了重疾险保障中与之相关的几种疾病:

2021新定义重疾险怎么买?如何判断保障责任好坏?(鉴保篇) 第22张

其中,严重脑中风后遗症、较重急性心肌梗死这两种,

是所有重疾险心脑血管多次赔付责任中必须涵盖的;此外,为治疗各种心、脑血管疾病而采用的重大手术通常也可保障,

比如冠状动脉搭桥术,俗称心脏搭桥;主动脉手术;心脏瓣膜手术等,

总而言之,涵盖的病种越多越好、越全越好。(2)间隔期和赔付比例

和恶性肿瘤多次赔付一样,不同产品之间,心脑血管疾病多次赔付也存在间隔期和赔付比例的区别。

以这几款新重疾险为例:

2021新定义重疾险怎么买?如何判断保障责任好坏?(鉴保篇) 第23张

其中,最优的心脑血管二次赔付间隔期设置是这样的:

1) 第一次罹患重疾为特定心脑血管疾病,间隔期1年后,心脑血管疾病复发,可以赔付;2) 第一次罹患重疾,但不是特定心脑血管重疾,间隔期180天后,得了特定心脑血管疾病,可以赔付;

最不合理的则是二次赔付间隔期5年;

在赔付比例方面,目前最低的为100%保额,最高的可达160%保额,足足相差了60%保额!

在选择保心脑血管疾病的重疾险时,赔付比例越高越好。

(3)二次赔付的限制条件

别看特定的心脑血管疾病可能有十几种。

但实际上,心脑血管在二次赔付时通常是仅限同种疾病的复发。

2021新定义重疾险怎么买?如何判断保障责任好坏?(鉴保篇) 第24张

比如说第一次重疾得的是急性心肌梗死,那么间隔期后,第二次只有再得急性心肌梗死才能赔;

假如第二次是为了治疗前种疾病,实施了冠状动脉搭桥术,

即便冠状动脉搭桥术在疾病范围内,但由于和首次疾病“非同一种疾病”,那么也不能赔。

除此之外,关于“同一种疾病”的要求,不同的产品也不一样。

比如两次都患了脑中风后遗症,很多产品要求第一次脑中风和第二次脑中风必须是不一样的“脑中风”。

2021新定义重疾险怎么买?如何判断保障责任好坏?(鉴保篇) 第25张

这无形中降低了心脑血管多次赔的概率,对消费者不够友好。

我整理了几十份条款的要求,发现一般分成三种情况:

2021新定义重疾险怎么买?如何判断保障责任好坏?(鉴保篇) 第26张

很显然,要求越多,赔付限制越多;

要求越少,多次获赔概率越高。

比如福特加就没有必须为新发中风或新发心梗的要求,赔付更加宽松;

而康健无忧(经典版)的二次赔付,要求心、脑血管疾病都为新发。

宽松程度上,①>②>③。对于重疾险如何挑选的问题,上面我已经讲的非常详细了。

但由于重疾险的更新换代非常快,可能很快就有全新的保障责任,或者突破保障天花板的产品诞生!

不过万变不离其宗,只要从重疾险的核心保障入手,

知道什么样的保障条件、什么样的赔付规则对我们最有利,那么,即便是再千奇百怪的重疾险也迷惑不了你!

写在最后我是深蓝君,专注保险测评,日常科普保险干货。

保险里的坑数不胜数,我们老百姓真的防不胜防。

为了更好的帮助大家,我呕心沥血整理了一系列知识干货,欢迎自取!

只要关注深蓝保,给我私信:福利,即可免费领取以下资料包:

「产品榜单」:每月更新四大险种最高性价比产品排行榜!

「投保指南」:儿童、成人、老人各年龄段科学投保指南,还有价值169元课程免费赠送!

「防坑攻略」: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定寿四大险种最全避坑攻略!

「保险方案」:年收入5万、10万、20万、50万家庭不同需求的保险规划方案。

「疾病核保」:乙肝、结节、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疾病快速投保指南。

「社保手册」:全国各地医保报销、养老金领取等详细解读,全网最全社保使用手册!

推荐阅读:

保险购买攻略:理赔大揭秘!保险公司是怎么调查个人资料的?

风波中的相互宝!半个月超170万人退出,其中有你吗?

保险都是骗人的?专家:别再陷入这6大理赔误区

20万换一根手指!为了骗保,他们究竟可以对自己做到多狠?

保险买了没几天就得了癌症,我被保险公司查了个底朝天......

月薪3000,也能买上身价百万的保险?来自业内人的超省钱攻略

社保实操指南:从怀孕到生娃,用对了社保多拿两三万!手把手教你

辞职了,社保怎么处理?打了61次社保局电话后,写了此篇

很多人医保卡都用错了!学会这6种方法,看病更省钱

社保交 15 年和 25 年,结果有什么区别?不交社保后果严重吗?

标签: 重疾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