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险和医疗险,哪个该买?

艾奇保险网 75 0

我们先了解和对比,再做决定

一、什么是重疾险:

当我们得了非常重大的疾病(如:癌症、重大器官移植、中风等),我们要好好休养,不能再上班,这样家里人就没有收入来源,还会因为自己生病花费更多。所以,重疾险的作用就是弥补生大病期间的“收入损失”,让家人的生活质量不会因为生病而下降,也让自己能安心养病。

二、什么是医疗险:

医疗险主要报销我们的医疗花费,一般以住院为主,由于社保的报销空缺很大(有问题可以详聊),所以非常需要商业医疗险做补充。常见医疗险报销住院期间的费用(社保报销后剩下的),以及住院前后一段时间内,跟住院相关的门急诊及救护车费用。

三、医疗险和重疾险的区别:

主要的区别:医疗险必须是花费了对应的钱,才会理赔。而重疾险只需要达到合同的理赔要求就给钱,不会管你怎么用。

详细一点就是:

医疗险保障的疾病范围更广,一般疾病和重大疾病都能报销,包含重疾险的“重大疾病”,但是要“先自己花,后拿票据报销”(部分产品在合作医院支持垫付)。医疗险报完以后,后面花了还可以继续报销。

而重疾险只包含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得了这些病,达到合同上的理赔条件就可以给钱。给钱的方式是“满足条件直接给”,不管你有没有花钱,也不管你怎么花。重疾险赔付重疾以后(单次重疾),合同终止(作废)。

解释:

垫付是指保险公司先垫付费用,最后客户再和保险公司结算。

给付是指达到对应的条件就可以给。比如小王买了重疾险50万,确诊癌症,重疾险就赔付保额50万。

举个例子说明:

如果小明得了重大疾病花费100万,而他只买了50万的单次赔付重疾险(每年费用:3000以上),那么剩下的50万还需要他自掏腰包,因为医疗费没有报销。

如果小明还有一份每年几百块的百万医疗险,情况完全不一样:

在这种花费下可能给他报销了99万,那么他的重疾险赔付费用中,一万可以补充医药费用,剩下49万可以用于疾病治疗康复期间的各项支出(康复营养费用、这期间的工资补偿、全家的生活费用等)

在这次赔付之后,因为病还没好,正在康复中,小明的花费还要继续,如果正常续保,医疗险还可以继续报销更多费用,而这个重疾险责任已经终止了,不会再有理赔费用了。

通过看完这个故事,你应该知道我的建议:“购买重疾险之前务必先买一份保额充足的医疗险”的原因了。

除了以上理由之外,还有其他原因,我们分角度接着看:

①风险类别:

收入损失型风险:正常工作情况下可以获取到工资的收入。【重疾险】

支出型风险:在没有发生风险的时候,不需要向外支出。【医疗险】

建议:失能收入损失可以用重疾险覆盖,甚至可以用团体失能险覆盖;而支出型的最大可能性——医疗费用可以用医疗险覆盖。

很多情况下可能这两种风于客户来说是合并发生的,因此重疾险和医疗险应该搭配起来。

②报销形式

重疾险是给付,买了多少给多少;

医疗险是报销,花了多少给多少。

③覆盖内容:

重疾险:指定的疾病或疾病治疗要求。

医疗险:覆盖保险合同约定内任何疾病的风险,包含重疾险的范围。

④客户体验:

重疾险:赔付一次,大概率无法购买其它重疾(这里说的是重疾险赔付责任只有一次的产品,也就是单次重疾),赔完就没有了;

医疗险:可以做到持续性赔付,但需要注意医疗险产品续保稳定性问题。(赔完还能赔,先花后赔,只要续保正常就没问题)

⑤抵御通货膨胀:

我国目前大多数重疾险为固定保额,因此客户担心在通胀的影响下未来赔付时的实际购买力,今天的100万30年后还是100万么?

而大多数医疗险保额相对比较灵活,可以根据经济通胀水平做相应调整。(保额高达五六百万甚至更高,花了再报销,不担心通货膨胀问题)

⑥费用差异:

如30岁男性为例,购买普通的医疗险j仅需几百块,重疾险费用三五千到1万+不等,一般情况下费用可以达到至少10倍的差距。

重疾险和医疗险,哪个该买? 第1张

总结:

医疗险有“先花后报、持续报销、抵御通胀”的特点。

重疾险有“直接理赔,赔完终止(解除合同),抗通胀弱”的特点,只有两者搭配,才能起到更好的保障效果。

购买顺序上,个人建议:先买医疗险,后买重疾险。

标签: 重疾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