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特殊的一年,其中“保险”两字共被政府提及14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是人们期待而又迫切需要的养老生活。
2021年被政府提及的保险囊括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成本和收入保险、出口信用保险、长期护理保险、保险保障和服务功能等各个方面。
随着时代的变迁,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已离我们越来越远。多家机构从多个维度梳理了今年大多数人的生活、养老、消费情况,半数老人退休生活可以依靠退休金。“养儿防老”的传统在渐行渐远,即便儿女给钱,很多父母也会主动拒绝,或者用另一种方式归还。现在的老人生活幸福指数较高,他们不但懂享受,而且还很爱赶时髦。关于养老来源的问题,选择养老退休金、继续工作这两个选项的老人分别占比41.58%及43.24%。
第三支柱的养老保险是今年保险业甚至是每个人关注的焦点。关于加强基本民生保障方面的2021年重点工作中也特别提出“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预计2025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人口老龄化已经加速到来。养老问题,事关我们每一个人!
养老保险三大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等)让我们一起了解养老保险的三大支柱保险。
我国养老的三大支柱中:第一支柱已覆盖近10亿城乡居民,占据主导地位,但养老金替代率偏低,全国平均不足50%,且呈下降趋势;第二支柱惠及人口有限,覆盖率不高;第三支柱发展较为缓慢,占比偏低,对养老保障的支撑作用明显不足。随着我国人均寿命延长、生育率下降导致人口老龄化且趋势延续,必将产生巨大的养老保障缺口。
第一支柱为基本养老保险:法律强制的公共养老金。一般是由政府法律强制实施的公共养老金计划,旨在给退休人员提供最基本的养老保障,同时政府为公共养老金提供最终责任和保障。通常公共养老金采取的是现收现付制,由当期工作人口纳税融资支付给当期的退休人口作为养老金,体现现代社会资源的代际再分配。
是国家强制实施的保障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包括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作为第一支柱的资金补充。
第二支柱为补充养老保险,是企业或机关事业单位在基本养老保险之外专门为职工建立的附加保险;包括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
企业个人共同缴费的职业养老金计划。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费的职业养老金计划在有些国家已经成为了养老金体系的主体。通常职业养老金计划采取的是完全积累制,即由个人缴费和企业匹配进入个人账户成为养老金来源的主体,加上多年的累计投资收益最终成为给付的基础,体现了精算平衡原理,能够有效应对公共养老金不足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并且目前职业养老金计划也越来越多地由DB模式转为DC模式。而该计划在美国等国家是自愿实施的,同时政府给予税收优惠和政策引导,同时也有部分国家是实施强制性的职业养老金计划。
第三支柱为个人养老金,是政府给予税收优惠、以个人名义自愿参与的养老金。形式可为保险、基金、信托、理财等,当前仅有保险纳入税优范围,也即税延型养老保险是当前我国第三支柱的唯一形式。
个人养老是基于个人意愿和完全积累制的个人养老储蓄计划,由个人自愿缴费,国家通常会给予税收优惠,体现个人养老责任,能够为老年生活提供更为丰厚的养老回报。
个人养老保险以城乡居民作为保险对象的一种人身保险。凡年龄在16周岁以上,身体健康能正常工作或劳动的城乡居民,均可作为被保险人向保险公司投保。
个人养老保险的保险期限包括保险费缴费期和养老金额领取期。保险费缴费期从被保险人办理投保手续,并交纳第一期保险费起,至约定缴费期满为止;养老金领取从被保险人约定的缴费期满的次月起,至保险人保险责任终止时止。
如何才能安享晚年,是每个人年老之后都会面临的难题。高房价、子女教育、赡养父母等各种经济支出,给年轻一代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压力。尤其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深,倒金字塔式的养老困境将进一步突显。如何通过合理、科学的财务规划,让自己将来退休后拥有一个高品质的退休生活,不仅关系到自己的晚年,也将与子孙后代的幸福生活息息相关。
标签: 养老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