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买保险时都会将保险公司作为重要的决策依据,毕竟大公司耳熟能详,总能给人一种靠谱的安心感,这也是为什么大公司十分重视“商誉”的原因——只有牌子打造好了,产品才能有更大的销路。
可是这几年来,线上保险异军突起,不少成立不久、规模不大的小公司,凭借自家的拳头产品在网上卖得风生水起。
消费者面临更多选择时难免疑惑:要怎么选择靠谱的保险公司?
其实选择合适的公司并不困难,只要把握大方向基本就没有问题。具体来说,大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偿付能力
“偿付能力”是指保险公司财务状况的经济能力,可以间接理解成,保险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
偿付能力低就意味着这家公司将来可能拿不出钱来赔给大家,所以这是监管层对保险公司考察的重点。
银保监会会定期公布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情况,我国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要求是: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得低于50%;
综合偿付能力不低于100%;
风险综合评级不低于B级。
低于这个标准,就会被重点关注甚至接管,比如前阵子的安心财险。
我国保险公司如果开不下去了,会由其他公司接管或相关基金兜底,对大部分客户影响不大。小部分客户可能会受一定影响,特别是这两类:
1.医疗险。部分医疗险每年续保审核,如果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出问题,可能会拒绝续保,甚至停止这类业务。
2.年金险、分红险等。这些产品的收益受到保险公司经营能力的影响,如果偿付能力吃紧,说明资金不足,自然拿不出多少钱来分红。
二、理赔情况
买保险就是为了有朝一日出状况能获得理赔。一家公司的理赔好不好,对消费者来说十分重要。
通常每年年初保险公司都会公布自家的理赔报告,里面会对赔付件数、赔付金额、理赔时效等情况进行披露。
考虑到百万医疗险等短期健康险的出现频率高、实用性强,我们也对市面上公司的短期健康险综合赔付率进行了整理和排名:
赔付率并非越高越好,按照长期医疗险可调费率来看,如果高于同行80%,就是定价不合理,偏低了。通常而言,其实医疗险稍微保费高一点,有利于产品的后续长远发展,因为保险公司赚了,就不会停售短期医疗险产品。
除了短期健康险以外,大家关注什么险种就可以去具体了解一下该险种不同公司的理赔情况和时效,这样也能让大家在投保前有一定判断。
三、投诉情况与服务能力
保险并不是买了就结束了,不同公司给客户带来的体验往往天差地别。客户如果对保险公司不满意就会到银保监会进行投诉,银保监会也会定期公布对保险公司的投诉情况。
如果只看总量,国寿、平安之类的大公司投诉量绝对是居高不下,这也没什么意义。所以参考价值更高的是相对指标。
投诉情况的相对指标有万张保单投诉量,万人次投诉量和亿元保费投诉量。
这些指标越高,说明投诉率越高。
我们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的排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除此之外,保险公司还有服务评级,评级越高说明服务越好,这些都是重要的参考依据。
小结:
保险公司并非我们买保险最重要的因素,但如果想要进行对比,就可以从这些指标入手进行判断。这种方式远比根据知名度或网上一两篇文章来得靠谱得多。
标签: 保险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