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缺口问题,可能是很多人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很多年轻人在参加养老保险时,会考虑养老金有缺口,未来他们会不会领取不到养老金?这种担忧是多虑的。我们要正确理解养老金缺口。
说实话,我们养老保险制度是以现收现付制为基础的,只要当期养老保险收入大于支出,就可以理解为不存在缺口。另外,只要我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是正数,也不存在缺口。为什么呢?因为短期内我们养老金能够正常发放的。
2019年末,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是5.46万亿元,养老保险基金收入52919亿元,支出49228亿元。所以,是不存在任何缺口的。2020年由于我国实施阶段性减免社会保险费政策,养老保险累计结余由5.46万亿元下降至4.7万亿元。虽然当期结余为负值,由于仍然存在累计结余,实际上还不存在缺口。
进入2021年以后,我国的养老保险政策恢复正常。根据2021年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草案,2021年我国养老保险基金预算总收入约为8.91亿元,支出约为8.64万亿元,当年结余2768亿元。全部社保基金年末滚存结余预计超过9.3万亿元。
但是如果我们长期看待养老保险基金,确实存在一定的收支压力。
第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重,未来的年轻人不断减少。2019年我国年龄阶段人口分布是,45~49岁、50~54岁。年龄阶段的中老年人数量分别是1.22亿和1.19亿。可是10~14岁、15~19岁的孩子数量分别是7672万和7154万人。老年人退休以后需要养老金支持,年轻人数量减少缴纳的养老保险金额肯定不足,未来养老压力会很大。
第二,收缴不规范。目前我们的养老保险收缴政策主要还是以企业自觉申报为主,如果企业不自觉,只能依靠行政部门的主动检查和劳动者维权。因此,社会保险的征缴效率比较低。很多民营企业都是按照最低基数给职工缴费,这样就会出现保险费漏逃的情况。
第三,投资渠道缺失。我们的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4.7万亿元,目前只有1.2万亿委托中央代为投资管理。剩余部分主要是以银行存款和国债为主。投资收益率较低。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国家也是殚精竭虑的努力找出解决方案,通过各种措施来确保社会保险的收支平衡、长期稳定运营。
第一,推动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不过不用担心,延迟退休政策首先是渐进式的,然后还会有弹性实施的方案,最后辅以养老金的激励政策,相信能够得到更多的人的支持。近年临近退休的老人普遍受到延迟退休政策的影响会很小,没有参加养老保险的人遇到延迟退休的人概率更高可要仔细规划一下;国家还会放开过去的强制退休政策,对于延迟退休人员养老金实施激励,对于企业雇佣老年人可以实施优惠政策,允许部分人选择自愿延迟退休,也能舒缓养老金的供养压力。
第二,提高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目前这一政策只是停留在专家建议阶段,但是确实具有可实施性。我国的法定缴费年限只有15年,跟日本、德国等国家的40年确实差距很大,美国虽然只要求40积分,但是是以社会保险强制缴费的方式很少有人会应缴未缴。很多人在养老保险缴费满15年以后,就选择根据实际情况缴费,未来可逐步提升至二十年,甚至更久。不过这种延迟缴费年限的政策,一般对于已经参保的人群不会受到影响,所以只要想享受养老保险还是尽早缴费吧。
第三,加大政府投入。其实目前我国养老保险的政府补贴投入已经占到了相当一部分。2020年中央财政补贴养老保险基金高达5,800亿元。2021年财政补贴社保基金预算为2.27万亿元,占到了全部社保基金收入的1/4以上。2020年底国家将实现将10%的国有企业股权划拨社保基金,不仅能够充实社保基金,而且还能每年给社保基金带来固定收益。
第四,实施全国统筹。目前我们仅仅实现了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各个地方的退休年龄政策、收缴政策还是有差别的,社保基金仍然非常分散。高达4.7万亿元的结余资金没有充分发挥出投资效益。这样更有利于制定规划,统筹社保基金收支。
另外国家还可以采取优惠政策,逐渐吸引更多的年轻灵活就业人员参保,进一步扩大全国社保基金的规模以应对风险和老龄化。
总之办法还是有的,大家无需担心。社会保险法规定,当养老保险出现支付不足时,由政府财政予以补贴。所以,我们的养老金肯定能够按时发放的,放心好了。
标签: 养老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