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统一的养老金制度会这样实现吗?

艾奇保险网 124 0

  截至2020年12月末,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了45638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54244万人,合计参保人数为99882万人,基本实现了养老保险全覆盖。

  我们的养老保险制度,主要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两大类。但是,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高,2019年人均每月养老保险待遇3332.5元,当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只有每月162元。

  

城镇、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统一的养老金制度会这样实现吗? 第1张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最初源自于我国的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制度。过去农民是不能享受退休制度的。国家最初为农民建立养老保障制度,是1956年《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主要是通过以生产合作社为主体为农民提供养老保障,毕竟由于农村的产出主要是粮食,因此养老保障也是以提供粮食为主。1978年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以土地养老的模式并没有改变。

  改革开放后推动的国有企业体制改革,推动了企业职工的流动。为了做好工人的老年保障,国家专门为国有企业设计了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后来,为了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允许私营企业、外资企业职工(包括农民合同工)以及城镇个体工商户,通过缴费方式参保。要求是到达退休年龄,必须缴费满15年以上才能够办理退休手续,享受养老金。国有企业职工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之前的连续工龄可以依据职工档案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这也是对过去退休制度的一种衔接。视同缴费年限期间的社会保险费由国家和原用人单位承担,个人无须缴费。

  

城镇、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统一的养老金制度会这样实现吗? 第2张


  2014年我国推动户籍制度改革的时候,统一建立了城乡户籍制度,不再区分城镇、农村户口。从这时开始,农村居民也可以通过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了。过去只能是为企业打工才能够参保。

  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虽然待遇高,但是其缴费也高。为了让中低收入的劳动者也有养老保险,2009年国家推动了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试点,2011年又推动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试点,2014年将两种养老保险制度合并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其养老待遇主要包括国家补贴的基础养老金、个人缴费及国家部分补贴形成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对于实施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以前已经年满60岁的老人可以不用缴费,直接领取养老金待遇。即使缴费的群众,缴费档次最低也只有100元一年,而且低保家庭是由政府代缴个人负担部分。总体来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由于筹资不足,大家的待遇都很低。

  

城镇、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统一的养老金制度会这样实现吗? 第3张


  未来能否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职工养老保险合并呢?

  两种养老保险的养老金待遇都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职工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跟社会平均工资挂钩,其主要资金来源是划入统筹账户部分的资金。灵活就业人员按20%比例缴费,12%划入统筹账户,相当于个人缴费的60%。假如灵活就业人员每年缴费8000元,进入统筹账户是4800元。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的个人缴费全部进入个人账户,但是他们享受国家补贴的基础养老金。

  其实,未来可以将国家补贴的基础养老金作为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的最基础待遇。如果个人和企业缴纳了统筹账户部分资金,可以额外加发跟社会平均工资相挂钩的基础养老金待遇,没有缴纳就不能享受。

  跟社会平均工资挂钩,逐渐改为国家统一的养老金计发基数,这也是国家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养老金计发基数的调整,可以减轻社平工资中高收入人群对于工资水平的影响。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可以在退休时实现合并,按照统一规定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现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职工养老保险衔接制度也是这样规定的。

  这种情况下,退休养老金可以由三部分组成,个人账户养老金、国家补贴基础养老金和统筹账户基础养老金。这样国家的补贴可以更平均地分散到所有领取养老金的老人身上,而不至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贴一部分,职工养老保险补贴一部分。个人每一年的统筹账户缴费都不会浪费,这样对于缴费和养老金相关的程度就会更高了。

  不过相对而言,我们的城乡差异还是比较大,大家交费差距又很大,即使统一的养老金制度,也不会出现人人领取相等养老金的情况的。


标签: 养老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