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需要异地就医?
简单地说,有5种人需要异地就医:
1. 异地安置退休人员:退休后在异地定居并且户籍转入定居地;
2. 长期异地居住的退休人员:在异地居住时间长,但户籍并没有转入定居地。我姨父给表姐带孩子就属于这种情况;
3. 单位派驻异地工作人员:常驻异地工作、学习等,但户籍并没有转入定居地;
4. 异地急诊的参保人员:异地居住、探亲、旅游等,时间较短,因急诊住院;
5. 符合转院就诊规定的参保人员:大城市往往有更好的医疗资源。因病情复杂等原因,需转往统筹地区外就医。
以上5种情况,异地报销规则可能不太一样,各个城市的政策也存在差异,以实际为准。但一般说来,如果想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有4个基本条件。它们缺一不可,必须同时满足。
如何最大化报销医保
给大家举个例子,小王在北京看病,但医保是老家河北的,也不知道异地就医的政策,也没有在老家办理过医保备案,结果住院费用只能报销20%。
小王看病一共花了5万元,按照20%比例只能报销1万,剩下的4万都需要自己承担。
但是如果他提前办理了医保备案,报销比例就能提升到60%,而且在北京住院的时候能直接刷医保卡进行结算。
所以,久居外地的朋友,一定要记得到医保所在地的社保机构办理“医保备案”。
备案之后,享受到的报销比例更高,结算也会更方便。而且,医保备案一般都是长期有效的,如果想回老家长住了,可以直接拨打人社局的电话,撤销备案就可以。
最后,关于异地医保报销,小蜂提醒大家注意两点:
一是报销范围,像小王在北京看病,能报销的范围以北京的医保目录为准;二是报销多少,要以参保地的政策为准,也就是河北当地的报销比例为准哟。
标签: 医疗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