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形势究竟有多严峻?这一届年轻人该如何规划?

艾奇保险网 241 0
近年来,我们已经走出了人口红利期,但紧接着老龄化问题就冲刺而来。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结果,我国人口共14.1亿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有1.9亿,占总人口比重13.5%。
按照国际通行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时,意味着进入老龄化;达到14%,为深度老龄化;超过20%,则进入超老龄化社会。我们距离深度老龄化社会仅一步之遥。
与此同时,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也产生了一系列养老难题,这与我们的养老生活密切相关……
No.1
养老金够不够?
看养老金替代率说起养老的难题,社保中的养老金到底够不够是大家最关心的。


想要弄清楚社保养老金够不够花的问题,养老金替代率是最直接的指标。它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
比如老王退休前工资是5000元/月,退休后只有社保中有2000元/月的退休金,那么养老金替代率为2000元/5000元=40%。
毫无疑问这个数字越大越好。根据世界银行组织的建议,要基本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不下降,养老金替代率不得低于70%。
那么我国的养老金替代率是多少呢?据人民日报数据,2020年我国城镇职工养老金替代率约为44%,而且还在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不难看出,社保养老金够不够的问题已经有了答案。社保中的养老保险提供的是基本的养老保障,只能解决“有的吃”的问题,而不能完全解决“吃得饱”、“吃得好”的问题。
No.2
老年人再就业
能解决养老金的问题吗?养老金替代率的逐渐降低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想要退休后的生活质量不出现断崖式下降,只能找到其他的养老金来源。
为了提升退休后的收入,越来越多老年人重新走向了工作岗位,甚至不少地方政府都推出了相关政策,鼓励银发一族发挥余热。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我们能看到,在我国就业总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比为8.8%,按照全国就业人员75064万人来计算,我国老年就业人口超过6600万人,这意味着每4个老人中,就有1个人还在工作。
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却还在继续工作,这些老人大多数都是为了一个钱字。
 
子女们已经被房贷、车贷、教育等各项花费压的喘不过气来,老年人们不想让自己的养老再给孩子们添加负担,只能选择自己继续赚钱补贴家用。
但这并不是可持续的方法,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身体状态会大大下滑,很难承受持续多年的工作,再就业更像一粒短期的“止痛药”,无法根治养老金缺乏的疾病。
No.3
养老问题严峻,年轻人怎么办?
如果说老年人再就业是这一代老人无奈的选择,那么在当下就通过养老金替代率看清未来养老压力的我们能否避免呢?

实际上,如果能趁着年轻就有所行动,形势将会有180度的好转。

如果我们能在年富力强时就做好合理的资产规划,那完全可以避免类似的情形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我们可以通过保险这样的金融工具来规划我们的资产,通过配置保险,能让资产在较长时间内兼顾确定性和安全性,给未来的生活带来保障。

以增额终身寿险为例,在年轻时投保增额终身寿险后,产品的有效保额和现金价值,会随着时间不断增长,无论市场环境如何改变,我们的保单利益都不受影响。
等到退休后,这个长期的资产规划就会是我们品质生活的依靠。
养老形势已经足够严峻,对这一代年轻人或者中年人来说,想要逆风翻盘就要未雨绸缪,提前规划,让养老没有后顾之忧。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