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并轨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还有不同吗?

艾奇保险网 72 0

2014年机关事业单位也实施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目的,就是将机关事业单位也纳入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这就是养老保险制度的并轨(不是养老金的并轨)。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时候,我们一般采取的原则是尊重前者,逐步统一的模式。但是两者依然有一定的区别:

第一,过渡性养老金的问题。

机关事业单位2014年9月改革以前的缴费年限全部作为视同缴费年限。相应的养老金待遇主要由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两部分构成。

其实,这一原则跟企业退休人员的差不多。企业退休人员的视同缴费年限和实施统筹账户个人账户相结合制度以前的缴费年限,也是相应的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两部分构成。

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企业退休人员的过渡性养老金主要指的是1997年以前的年限,而机关事业单位则晚了十几年。由于过渡性养老金跟社会平均工资相挂钩,相应的待遇还是非常划算的。

养老金并轨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还有不同吗? 第1张

第二,缴费指数的问题。

缴费指数一般指的是当年的缴费基数之和除以当年的社平缴费基数。比如说当年的社平缴费基数是7.2万元,某个职工按照6000元基数缴费了三个月,缴费基数之和是1.8万元,这样当年的缴费指数就是0.25。

实际上由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都是按照国家的要求缴纳社保,缴费基数高,相应的缴费指数也较高。

很多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都是按照最低基数缴费的,因此缴费指数也较低。

养老金并轨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还有不同吗? 第2张

当然企业如果没有按照职工上年度工资收入的月均值确定社保缴费基数或者缴纳社保,这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维权。

另外,机关事业单位还有视同缴费指数,一般是根据退休时职务级别等因素确定的,视同缴费指数有可能会超过三的,大多数在1.2~1.8之间。

企业退休人员很多地区是没有视同缴费指数的,一般是按照实际缴费指数来计算。也有少数地区,视同缴费指数是按照一计算。

缴费指数不同是造成养老金计算时,养老金高低不同的重要因素。

第三,补充养老金等问题。

机关事业单位从实施养老保险制度开始,就专门建立了补充养老保险机制职业年金制度。这是一种额外提升养老待遇的模式,以弥补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待遇的降低。

虽然说企业也可以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实际上大多数私营外资企业没有建立相应的年金制度。截至目前全国仅仅10.5万户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参加职工2,718万人,资金积累22497亿元。

养老金并轨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还有不同吗? 第3张

除了以上三点以外,实际上机关事业单位的缴费和视同缴费年限还普遍较长,毕竟相应工作稳定,计算出来的养老金也较高。

总体来说,按照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企业和机关事业确实实现了并轨。不过这也只是真正并轨的第一步,未来还是会进一步完善的。

标签: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