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今天发布公告,上半年决定分红,每股0.88元,股权登记是10月22日,除权除息是25日,按照现在的股价50元计算,上半年的股息率是1.76%,大概一算全年估计是3.5%的股息率,超过货币基金了。
根据一个收益率公式来看,你在股市上获得的收益,在不考虑市盈率变化的情况下,你的最终收益和企业的关系是:最终实际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1-分红率)+股息率。
综合中国平安历史的ROE水平,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平均值大约为16%左右,而分红以后剩下的实际内生增长率过去10年的平均值是14.2%,过去10年的股息率为1.6左右,那么如果未来平安的基本面长期没有较大的变化,仍然能够保持保险行业的龙头地位,加上中国保险市场的不断壮大,长期持有的投资者实际取得15.8%左右的预期投资收益率将是大概率事件。
那么,市盈率会怎么变化呢?
当前平安的市盈率已经低到了7倍,稳居近1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有人说,像国外的保险公司,很多PE长期保持在5倍左右,甚至比5都还低,这么看,平安的估值也回到5呢?会不会与国际接轨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个人观点认为,A股有自己的独特性,就像AH市场普遍长期存在的同股同权但是价格却一直有差别一样,中国A股和美股也是不一样的投资者在交易。中国的保险市场与美国的发展阶段也大不相同。虽然,A股的很多方面,可能会趋向与美股市场一致,但是这个过程将是非常漫长的。
比如,现在我们的个人投资者占比仍然达到95%以上,这样的投资者结构,怎么能不追涨杀跌,天天做T的一大堆,听消息,看图形炒股的一波又一波,虽然价值投资的理念大家一直都在提,但是认可的仍然是少数,实践的更是少数。
所以,综合上面的思考,我认为A股的很多股票有其所在市场本身的特点,美股的类比不能机械对比,但是整个大趋势,确实是高杠杆的公司会享受相对低的估值,保险公司也是这样的。但是从7倍的PE来看,大概率会是长期估值的一个低点。
然后,我们也不要对市盈率向上的波动过于乐观,比如你想把中国平安以后卖个20倍PE的价格,不是说不可能,发生的概率太低,没有一次疯狂的牛市,那几乎不可能出现。
像现在重仓平安的几个大V,估计是也是看中了保险业务长期的确定性,因为保险公司是可以开成百年老店的,不怕一两年业绩差,长期下来一定是增长的,且它的盈利水平中枢可参考的意义大,整体比较稳定。同时,这行业的门槛,也是比较高,虽然一些互联网公司也在进军保险,但是更多的是担任一个分销者的角色,无法撼动原来的保险巨头的地位,他们说白了就是新形势的保险代理人。
对于我个人的持仓,中国平安我已经持有了20个月了,现在的感觉还是有些遗憾,虽然我觉得平安是一个不错的公司,当前的位置也不错。但由于前期经验不足,进场的位置太高,没有等股价跌够一定幅度就开重仓进场,这是很不科学的做法。
如果我现在没有持有平安,我是不会再买进了。因为我未来的持仓方向希望聚焦医疗和消费,远离高杠杆的和重资产的企业。同时,平安的历史数据虽然优秀,却也没有优秀到无敌于A股的地步,比它优秀的公司还有很多。
“你值得拥有最好的”
在投资中,牢记这句话很重要,多买最好的公司,多买赚钱机器,同时注意你付出的价格,用定投的办法规避市场风险,用组合的办法克服判断失误,相信时间会站在我们这边。
本文仅为个人记录,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自主
标签: 中国平安境外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