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股市里面有一只特别热门的股票——中国平安,股价从去年年底最高93块钱掉到现在57块,跌幅接近40%。
半年多来,中国平安的股票走势完全无视大盘波动,不管大盘是3000、还是3500点,它就是闷着头跌自己的。
都说平安是白马股、蓝筹股,如今股价“跌跌不休”,难道保险不好卖了吗?
在了解咱们中国保险好不好卖前,先了解一下中国平安到底是做什么的?
平安业务很多人认为,中国平安无非就是一家卖保险的的公司。而事实上,中国平安旗下的业务几乎遍布金融行业的各个领域。除了保险业,还包括证券业、银行业,个人理财业等等。
简单来说,就是以科技为支撑的金融帝国。
保险行业还有发展空间吗?关于保险行业未来的发展,咱们不得不以这个行业比较专业的词语去分析判断:“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
所谓的保险深度,就是 指某地保费收入占该地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反映了该地保险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保险密度,是指按当地人口计算的人均保险费额,反应该地参加保险的程度。
目前,全球保险密度排名前十的地区,人均保费基本都维持在5000美元左右,,但是我国的保险密度仅有300美元。
如果以平均值来算,目前,全球保险密度的平均值为614美元,但是我们国家的保险密度只有295美元,还不到全球的一半。
其实,对于人口大国来说,保险密度偏低是正常的。但是,按照各大专家讲的我国人均保费3000美元的合理范畴,减去一部分人对保险的重视程度较低,网上有专家保守估计,我国的保险密度在1500左右才算合理的。
也就是说,保险行业的未来发展空间还是不错的。
既然保险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为什么今年平安的跌幅这么大?关于平安的这一次跌幅,不得不从“代理人制度”说起。
过去,为什么大家都特别讨厌卖保险的?就因为卖保险的人太杂,参与这个行业没啥门槛,没啥限制,只要愿意,大家都可以参与卖保险。不用签合同,也不用给工资,卖一份保险就可以拿一份提成。
行业鱼龙混杂,人人避而远之,谁还愿意买?所以就需要搞改革。
保险行业第一个主动搞代理人改革的就是友邦,从压缩代理人规模,到招高质量、高学历的、鼓励长期发展的代理人,改革搞了了三年时间,期间甚至出现保费跌到0。
但是,三年以后,友邦的新业务却取得了飞速提升,在行业中的发展也越来越好。
这几年,平安也想这么革。从2019年开始,平安也启动了自己的代理人改革,用二到三年时间改变大海战术,做高端代理人。到目前,平安的代理人数量已经降低到了98.4万人。
但是,要改革就一定会有阵痛,所以就看到它各种数据的不如人意,比方说改革后代理人渠道价值同比降低,代理人收入下降等…
平安什么时候能反转?至于平安何时能反转,这就要看平安的这场改革什么时候会出成效,什么时候会开花结果了。
只要代理人开始稳定了,渠道贡献开始稳定了,人均贡献也不断提高,人均收入不断提高了,相信,中国平安就该反转了。
【作者简介】:
万子婳:学者
感谢您的阅读,如能转发,甚幸!
图片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必删
-END-
标签: 平安保险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