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保险和焦作工商银行狼狈为奸联手欺诈储户,导致储户经济受损!

艾奇保险网 60 0

  平安保险和焦作工商银行狼狈为奸联手欺诈储户,导致储户经济受损!

  保险公司、工商银行无德,坑蒙拐骗储户导致储户损失5500元!

  焦作工商银行联合平安保险公司骗保,致使储户上当受骗!

  银行为了经济利益助纣为虐帮助保险公司欺诈储户牟取暴利,在获得获得巨大利益的同时将付出降低银行国家信用的惨重代价!

  2009年4月的一天,张先生去焦作市塔南路工商银行支行办理存钱业务,经银行大厅经理引荐被带进了理财VIP屋,并且介绍给一位叫吴宝丽的银行专管理财的人(之后才知道是保险公司的人)介绍让买理财产品,当时她说这个理财产品是每年交1万即送1000元,共交三年,三年后可取出,但扣800元左右的手续费,每年还有分红特别不错。因为是在银行而且当时给张先生介绍理财产品的人也穿着银行的服装,所以张先生也就轻信了她所介绍的产品而买了这个理财产品(金宝盆1)。

  等张先生交满3年去银行取钱的时候被告知取不了,需要等10年才可以取出,如果提前支取会扣2000多元的违约金,这与3年前当时在银行给张先生介绍的情况极为不符,有隐瞒欺诈行为。当时张先生急着买房,正需要用钱,干着急钱取不出来,急的他团团转。张先生就投诉要求退还本金3万元整,以及这3年张先生应该享有的承诺、分红和利息共计5500元,但平安保险和工商银行一直相互踢皮球不管。在拖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后,平安人寿保险焦作区域经理王辉于2012年终于把张先生的3万元本金退还,但是不肯再退还这几年的利息,之后张先生多次反应到银保的徐队长那里也均无果而终。

  银行和保险公司联手骗储户将储蓄存款转为保险,双方有利益链条,而且这种银行和保险公司狼狈为奸共同牟取储户利益的事情在全国普遍存在。银行忽悠储户将存款转为所谓理财产品(实际上是保险)的工作人员可以获得保险款20%甚至更多的提成,根据你购买的保险种类来提取不同返点的回扣。

  当张先生投诉到飞刀处的时候,飞刀问张先生:一般都是银行员工忽悠中老年人,因为这类人好骗,你个30多岁的年轻人咋也会轻易上当?买保容易可是退保难哦!张先生回答道:我是第一次买保险,而且是在工商银行里面,给我服务的工作人员穿着工商银行的服装,开票也是在工商银行的窗口。我以为是理财产品实际上却是保险。如果开头就说明是保险,打死我也不会买。

  一些储户不很懂得银行业务,也不了解保险知识,所以很容易上当受骗。飞刀希望储户们不要听信银行职工的忽悠,他们是为了提成才说的天花乱坠!不要相信那些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不要相信免费的晚餐,不懂得理财,就把钱存个定期,虽然收益低,但是比较安全。焦作市银行监管部门也要加强对“捆绑销售”等违规行为的监管和处罚力度,这样焦作市的整个银行业经营环境会越来越好。

  请储户们擦亮双眼,到银行存钱时一定要目的明确,不要被高额的回报率所迷惑,上当受骗,您的每一个签字都和您的腰包息息相关,一定不要嫌麻烦,一定要看清楚签字的目的。因为你没有录音录像,事后他们都不会认账,打官司你也打不赢。

  普通老百姓拿钱去银行存,换回来一保险单,这难道银行没责任吗?银行人员岂能卖保险?如果飞刀哪天去银行存钱也被告知变成了保险,那我还到银行存什么钱,工商银行变成了保险公司,干脆改名叫做平安工商保险银行算了!

  银行的信用就是国家信用,是无限信用,商品经济社会,银行逐渐走下神坛,国有银行变成了商业银行,唯利是图,坑骗储户的存款转为保险基金的行为随之诞生了,银行不再是信用无限,而是一个追逐利益的商业机构,存款也不再是简单的保管、保值、增值,变成了一种投资。保险业利用银行业长期积累的信用和独占性,用类似传销似的个人宣传和利益诱惑来麻痹广大储户,致使储户蒙受经济损失和心理伤害,从而导致整个银行业信用整体降低,也就是国家信用降低,最终导致整个社会诚信缺失。

标签: 平安保险银行